嘉欣丝绸认为,本次收购对行业和其公司皆有“好处”,嘉欣丝绸称,市场准确的价格信息,特别是中、远期价格通过现代化信息传递方式迅速传递至各层次,能及时引导行业调整产销决策,促进行业的稳定,同时市场汇集了全国的各类信息,并通过多种交易形成了即期、近、中、远期价格,公司可较为准确地预知行业的运行态势。
不过,一家当地丝绸企业负责人持有不同意见,其向记者表示,其一,此类市场较为稀缺,全国就只有两个市场(另一个在广西),本次转让是否存在较为稀缺的国有资产流失?其二,该市场涉及到不少行业内的动态指数、期现货等数据,现在变为一家行业内的企业来控股,是否会影响到后期数据的公正性,是否会涉嫌私用,发布有利于本企业的数据,损害行业其他企业的利益?
对此,嘉兴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资产监管处处长徐佐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收购方案正在研究当中,还没有定论,考虑到这是一个重大国有资产的转让,要报嘉兴市市委市政府同意,国有资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转让。
对于该市场的属性,徐佐平向记者表示,属于半期货性质的市场,实际上,正是因为涉期货性质,引发了较多争议。
该市场也招来了一些业内企业的“抱怨声”,此前,有不少浙江省内丝绸企业向记者称,该市场的一些期货炒作行为干扰到原材料市场的价格,“时高时低,不稳定”,进而影响到实体企业的发展。
公开媒体披露,从2005年开始,包括浙江巴贝集团、嘉兴大江南丝绸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起诉中丝茧丝绸市场,要求法院判决该市场存在 “非法期货”、“挪用期货交易保证金”、“操纵市场价格”、“欺诈客户”等行为,责令其返还巨额保证金并赔偿损失,这些诉讼分别经安徽省、江苏省和浙江省的法院开庭审理。
郑晓在邮件中对此表示,目前茧丝绸交易市场采用电子商务中的B2B和现货挂牌交易模式,会员交易实现网上网下进行,会员交易资金实行第三方银行分户托管,交易行为受嘉兴市工商局市场电子商务工商监管办公室监控,不会再发生和前期类似的案例。
嘉欣丝绸的突围/
实际上,对于主要从丝、绸、服装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装为公司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的嘉欣丝绸而言,眼下似乎正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
财报显示,2013年上半年,受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影响,客户压价现象普遍,产品盈利空间受到一定挤压,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18亿元,同比增长9.65%,实现净利润4272.39万元,同比减少12.8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3998.92万元,同比减少6.02%。
长江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虽然公司在产品研发、客户、产业链上具有优势和管理经验,但国际市场需求较弱,难以保持较高的增长,因公司产品属于中高端产品以及公司开发国内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国内市场规模还很小,品牌的培养和确立需要沉淀相当的时间,短时间内国内自有品牌还很难做出较大贡献。
而在不久前,嘉欣丝绸还公告称,拟以现金方式出资2000万元设立艾得米兰公司,这是嘉欣丝绸继拥有“金三塔”品牌内衣后,再度揽下一个内衣品牌,这也是嘉欣丝绸面临外贸困境拓展内销的具体表现。
本次收购该市场并谋求商业地产,是不是公司的另一次突围呢?郑晓在采访邮件未予答复,但时间会给我们答案。(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