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三季度GDP增速7.8%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前三季度,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867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669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75118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75975亿元,增长8.4%。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国家统计局)
GDP全年完成7.5%的目标已成定局
据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867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二季度以来稳增长的效果明显,全年完成7.5%的目标已成定局。
马光远说,7.8%的增长率很正常,3季度反弹主要是短期稳增长措施效果明显。他不同意根据GDP的数据来看待中国经济的好坏,要关注的不是经济增长多少,而是为了增长付出多少代价和风险。
他认为,在数字的背后,长期的风险重重,但从中长周期看,整个经济的增长在7%左右没有太大的问题;从宏观数据的各项指标看,在数据上四季度小幅回落的可能性极大,但全年完成7.5%的目标已成定局。
此外,他还表示,经济调结构的任务仍然艰巨,产能过剩、影子银行、地方债务、房地产泡沫的风险很大。(中国网)
“QFII大本营”一日揽入26只蓝筹股
在17日的大宗交易市场中,海通证券国际部从东方证券东方资财手中接盘26只沪市蓝筹股,前者普遍被市场人士认为是“QFII大本营”。分析人士表示,近两个交易日沪深股市整体表现低迷,在创业板强势股纷纷跳水的背景下,一些投资者重新将目光投向估值不高的大盘蓝筹股。此时疑似QFII席位出现异动,可能进一步提升市场对蓝筹股群体的关注度。
上交所公开信息显示,海通证券国际部17日通过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统买入26只个股,均为大盘蓝筹股,总成交金额约为2亿元。与当天的二级市场收盘价相比,26只个股的成交价均与收盘价相同。与16日的二级市场收盘价相比,交易平均折价率为0.16%。其中,中海油服、中国神华、中信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筑、海螺水泥6只个股为溢价成交。
这26只个股的卖出席位均为东方证券东方资财。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的9月26日,东方证券东方资财通过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卖出19只大盘蓝筹股,接盘方是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与海通证券国际部一样,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也普遍被市场人士认为是“QFII大本营”。
沪深股市17日共发生67笔大宗交易,涉及54只股票。其中,首航节能、嘉麟杰和齐峰新材3只个股各发生5笔、4笔和4笔交易,交易密度最大。从单笔成交看,赛象科技、首航节能、石中装备、嘉麟杰和金正大均发生单笔超过3000万元的交易。在折价率方面,当天全部大宗交易的平均折价率为2.95%。其中,华宏科技、天目药业、中海油服、中国神华等11只个股溢价成交,华宏科技溢价率最高,达6.68%。长春燃气、通鼎光电等10只个股以相对于16日收盘价的跌停价成交。(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