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做好为改革付出成本的准备
在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更要谋划长远。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于改 革创新。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改革创新,释放内需潜力、创新动力、市场活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改革之路从无坦途,无论 发达成员还是发展中成员,都要做好为改革付出必要成本的准备。
主要储备货币发行经济体要实施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全力维护亚太经济金融稳定。
亚 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7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阐述对当前世界经济的看法,强调亚太经合组织正在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亚太经济金融稳定,推动各成员深化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推动亚太地区继续在世界经济复苏方面发挥引擎作用。
第一阶段会议重点讨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亚太经合组织在加强多边贸易体系方面的作用。与会领导人围绕议题交换意见,共商世界经济大计,共谋亚太合作未来。
东道主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主持会议。他致开场白后,请习近平首先发言。习近平随即发表了《发挥亚太引领作用,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总体朝好的方向发展,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突出,实现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健康成长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亚太经合组织应该展示勇气和决心,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亚太地区继续在世界经济复苏方面发挥引擎作用。
习近平就此提出3点建议。
第 一,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携手推动亚太共同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经济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应该争取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放大正面联动效应,防止 和减少负面外溢效应。我们要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精神,不能互相踩脚,甚至互相抵消。主要储备货币发行经济体要实施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有关政策特 别是货币政策调整尤其需要慎重,不管是进入还是退出,都要考虑对本地区的影响,加强同其他经济体的沟通和协调。
亚太经合组织也应该发挥同样作用,推动形成亚太地区政策协调、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发展格局。
第 二,客观判断形势,沉着应对挑战,全力维护亚太经济金融稳定。我们要防范风险叠加造成亚太经济金融大动荡,以社会政策托底经济政策,防止经济金融风险演化 为政治社会问题。同时要看到,亚太地区谋和平、求稳定、促发展的共同愿望没有改变,在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上升趋势没有改变,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的动力和潜力没有改变。我们有理由对亚太发展前景保持信心。
第三,着眼长远,推动各成员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为亚太持久发展注入更大动 力。在 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更要谋划长远。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创新。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改革创新,释放内需潜力、创新动力、市场活 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改革之路从无坦途,无论发达成员还是发展中成员,都要做好为改革付出必要成本的准备。
亚太各经济体应该加快自身经济结构调整,加深产业链和价值链融合,推动亚太地区在全球率先形成新的增长产业群。
关 于亚太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和多边贸易体系,习近平强调,一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方对任何有利于亚太区域融合的机制安排都持开放态度, 有关安排要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彼此融合、互为补充。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应该秉持开放、包容、透明原则,体现灵活性,建立并尽早启动自贸区信息交流机制。二 要致力于开放式发展,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我们要秉持茂物目标精神,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不能“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发达成员要在扩大市 场开放上作好表率。三要坚定信心,为多边贸易体制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应该勇于担当,发出强有力政治信号,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达成早期收获并确定全面完成谈判 的具体路线图。(中国证券报)
习近平:不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
昨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看法。他说,他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亚太国家加强宏观政策协调
据新华社消息,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亚太经合组织正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亚太经济金融稳定,推动各成员深化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
习近平表示,亚太经合组织应该展示勇气和决心,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亚太地区继续在世界经济复苏方面发挥引擎作用。
习 近平同时提出3点建议。一是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携手推动亚太共同发展。推动形成亚太地区政策协调、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发展格局。二是全力维护亚 太经济金融稳定。防范风险叠加造成亚太经济金融大动荡,以社会政策托底经济政策,防止经济金融风险演化为政治社会问题。三是推动各成员深化经济结构调整, 为亚太持久发展注入更大动力。加深产业链和价值链融合,推动亚太地区在全球率先形成新的增长产业群。
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同时,习近平也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看法。
据 新华网援引新华社“新国际”微博报道,习近平昨日表示,他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没有什么意外发生。中国 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在谈到今年经济形势时,习近平说,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特点是总体平稳、稳中求进。中国经济发展正在从以往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更多依靠国内需求拉动转变。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
习近平也谈到,对需求下滑、产能过剩、地方债务、影子银行等问题和挑战保持着清醒认识,对外部环境可能带来的冲击高度关注,正在采取稳妥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
习近平说,增长的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亚太经济体应该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推动建立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使亚太经济在世界经济复苏中发挥引领作用。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在进行深刻的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据新华社“新国际”微博报道,习近平说,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
习近平同时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我们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三季度经济将反弹
尽管中国上半年出现了经济放缓,但随着政府所采取的各种稳定增长的政策出现成效,市场对于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回升富有期望。中国新公布的PMI数据也实现了连续三个月的反弹。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就认为,三季度GDP增速预测中值会在7.8%左右,成为年内首次的GDP增速回升。
但 鲁政委认为,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会季节性加速外,9月的数据中,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均较上月减速。而在价格方面,8月下旬开始,主要生产资 料的价格涨幅再次放缓,9月的PPI可能跌至-1.5%左右,CPI反弹至2.9%左右,这都折射出未来经济增长仍有反复压力。在持续动态的去产能和去杠 杆压力下,经济仍将呈现出“慢节奏、弱复苏、会反复”的区间震荡状态。无论去年末的反弹,还是当前的回升,都只是“区间调控”模式下所呈现的“脉冲式”弱 势震荡,此状态下,增长与通胀一时的反弹未必具有很强的趋势性。
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鲁政委认为,中国还将继续常规政策“中性”调节,市场可以继续关注“创新”,特别是贷款利率下限取消之后,贷款利率如何定价最为急迫,短期内可以期待的创新包括同业大额可转让存单、探索贷款定价新的基准利率。(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