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民营银行乃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一环。由于民营银行和小银行的严重缺失,以及四大国有银行的高度垄断,造成了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失衡,中小企业长期受困于融资难、融资贵,制约了经济的转型升级。如果让民营银行来挑战公有制银行,将降低行业整体的集中度水平,增加行业的竞争,有助于公有制银行逐步完善自身,也有助于建立高效、稳定的金融体系,更有助于激发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活力。
此外,一旦民营准入口子一开,国内以银行为主的金融行业有望进入新一波高速发展。据平安证券统计,目前国内各类银行机构约为500家左右,考虑到全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数目从2010年底2614家井喷式增长到2013年6月末的7086家。平安证券指出,未来民营银行放开以后很可能会复制小额贷款公司井喷式增长的历程,假设15%的小额贷款公司未来能转变成民营银行,国内银行机构数量有望实现近3倍的井喷式增长。
民营银行不能走国有制银行的老路。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民营资本应创造出更多特色化银行,从企业层面来看,民营企业并不需要一窝蜂地追逐银行。和其它企业一样,银行利润率也有大幅下降的可能,因此民营企业介入银行时需要积极参与,更要冷静思考。
猜测:“民行”还有很多坎需要跨
对不少企业主来说,决定做民营银行也是个冒险的行为。目前民资设立银行的政策日趋明朗,但投资者到底买不买账仍不得而知。
此外,眼下政策关于民营银行设立的具体要求、条件和监管细则都仍未出台,不少业内人士判断,监管层对于民资银行的监管很有可能比国有银行更严。在这样情况下,民营银行的回报率并不一定如想象中理想。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于有意涉足银行业的民营资本来说,在真正开办出一家民营银行之前,还要很多坎需要跨。
翻阅16家上市银行的中报,仅中小银行的资产总额就足以令预备筹建民营银行的民营资本望而生畏。截止到今年6月底,招商银行资产总额为3.8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25.3亿元,增幅为11.81%,仍然稳居股份制银行第一,股份制银行中总资产最少的华夏银行也有1.5万亿元,与2012年年末的1.48万亿元相比增加182.92亿元。城商行同样不俗,北京银行上半年资产总额达到12025亿元,宁波银行总资产为4439.50亿元,南京银行资产总额为4100.21亿元。
虽然不少声称要办银行的企业自有资金均满足了银监会提出的“中资商业银行法人机构的注册资本10亿元”的要求,但是相比银行,其资本能力仍属薄弱。而且,民营银行的成立前提是自担风险,在没有国家信誉做后盾,万一出现资金链断裂,就会出现银行亏损或破产的可能,民资跑路怎么办?债权人损失谁来赔?这些疑问都是目前民营银行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部分民营企业对银行也存在误解,认为金融领域能够更快地以钱生钱,因此在实体经济发展不下去的时候,转身投入银行。然而,银行的盈利模式不同于企业。按照常理,规模越大的银行利润率越高,越小的银行资本利润率越低。由于国内民营银行筹办经验不足,大银行的垄断地位根深蒂固,在吸储能力、客户资源方面,民营银行存在先天不足。
此外,按照现行银监会的机构管理框架,除全国性银行外,地方性银行、小贷公司和村镇银行均实行本地经营模式,尚未实现跨区域经营的突破,因此未来的民营银行可能仍将以服务本地经济为主,且以中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其中不乏财务不齐全、达不到贷款要求的企业,这就需要银行有足够强的管理能力,既能为企业做好服务服,又不至于冒太大风险导致血本无归。这样的经营哲学,对民企而言,成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