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36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提名的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钢铁协会副主席张晓刚成功当选ISO主席。这是自1947年ISO成立以来中国人首次担任这一国际组织的最高领导职务,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
国家质检总局表示,张晓刚担任ISO主席职务,得益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是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充分体现。中国人当选ISO主席,有利于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战略、政策和规则的制定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为推动我国技术和标准成为国际标准营造良好的政策和规则环境,对于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中国人当选ISO主席,也将极大地增强和激发我国相关产业和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通过把我国产业和企业适用的技术纳入国际标准中,便捷我国产业和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在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同时,也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学习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标准,推动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的衔接,提高我国产品质量,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表示,ISO成立六十六年来,中国人首次当选ISO主席,是我国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重大突破。“我们要充分利用担任ISO主席的有利条件,积极宣传和推动标准化工作,提升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进一步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和扶持我国的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努力提升标准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也为国际标准化活动作出更大贡献。”
据了解,ISO标准在世界上具有权威性和通用性,已成为国际经贸活动的重要规则,被誉为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在减少国际贸易壁垒和经贸摩擦,以至推动建立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