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深挖统计局的数据,可以看到,实际全国平均房价同比涨幅迅速下降,年初时是涨幅18.8%,当时很担心要出国五条,但现在已经跌破10%,如果这个趋势延续到12月,那也就跟GDP差不多了。我们判断下半年行业的趋势,预计房地产投资可能会下降,会稳不住20,现在已经是19.9,有可能会落到18左右。第一,个库存在增加,去库存的任务还相当重。第二,预期不明显,因为可能大家都判断到这种调整,再加上国外对中国房地产的影响,四季度如果投资开发预计小幅调整以后,全年房地产投资可能不会太高,除非金九银十会蹦上去。
前八个月销售面积虽然在下降,但它虽然环比在下降,也还有23%的增幅,还是卖得比较好,但是同期房屋新开工面积仅增长4%,那就是谨慎开工。开工意愿不强,所以供给会下降,市场需求现在也是在一个波动期和调整期,主要因为:第一,调控政策依然谨慎,而且释放出长效机制会面世的消息,房地产税已经公开在说;从银行贷款利率看,这次贷款利率放开以后,专门说了房贷除外,也是非常谨慎的。第二,货币政策的基调仍然是维稳,所以房地产直接融资的扩大可能是一个方向,但它的百分比今年不可能占到太多。品种有可能增加,另外个贷利率打折这部分已经开始取消了,从0.75到0.85,优惠利率减少了,基本没有了,个贷放贷的速度也卡得很紧。这种情况下,银根这部分在四季度政策还会保持谨慎。在供给需求和市场三方面促进下,我觉得房地产行业资金比较充裕,尤其上市公司年报非常漂亮,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企业不会打折降价,同时地价在上涨,热点城市地价上涨,会给大家一个感觉——房价要上涨。再加上媒体最近拼命说地王这个事,给大家一个预期,地价上升,房价上升,在供给趋紧、需求推动、土地市场高稳等众多因素的推动下,房价上涨和下跌在不同城市同时存在,这种态势可能会延续到年底。但总体看,全国同比房价涨幅在趋缓。
商业地产面临很大危险
我认为中国的商业地产这方面要出事了,还不光是鄂尔多斯、温州的鹿城广场,很多省会城市都在做大型的商业综合体,一条路两边都是写字楼,包括成都城南大道,好像很国际化的写字楼,但里面就几个人。因为商业地产最后是要靠出租来收回,来还贷的,他一出事,是一片一片一块一块的,而且它的杠杆和融资手段远没有个人贷款那么方便,那么顺当,本来对这块卡得比较严,如果在这次房地产调整中出现更多的鄂尔多斯和温州,可能对中国房地产的摧残也是致命的。所以我觉得这块确实应该想办法从银行里面解出来,因为它是绑着银行的,而且一绑就是一大块。为什么我们看到销售量在下降,为什么房价在下降,包括商业地产这块起的作用不小。但是我们大家关注的都是新房住宅,包括统计数据都是只包括商业地产,实际上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商业地产的摧残非常厉害,所以我觉得做银行资产证券化是不是考虑从这块起步。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四大核心城市房价还会涨
在达沃斯上被问到最多的问题莫过于怎么看所谓“房地产泡沫”,我的回答很简单:任何事物都有泡沫,就像养猪、种菜不可能种菜种得刚刚好,13亿人正好吃完。中国房地产泡沫可能被中外媒体或者学者放大了。因为他们不是身在中国,他们拿他们国家的开工量、投资量、GDP比重来判断泡沫大小,这并不一定是对的。
需要看到的是,中国现在城市化率仅有52%,其中还有虚假的成分,还有2亿多人没有享受真正的社会保险,所以未来20年,中国仍将保持高速城镇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不会完全是房地产建设,但是绝对回避不了房地产。
出现泡沫了怎么办?我比较赞同“有控制地发展”。所谓“有控制地发展”就不能不提到政府。房地产调控不可能放松,如果完全放任自流,可能真的会有风险。最好是政府加大保障房建设,再让市场适当调节,现代中央政府提出“保障归保障,市场归市场”,这句话非常正确。
对于未来房价,我认为四大核心城市房价还会涨,但是二三线城市会恢复到一个合理水平。
值得指出的是今年还有两个事情需要格外关注,第一个是今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我关注会出怎样的改革政策;第二个是中国的城镇化究竟会往哪个方向走。城镇化对商业地产来讲是很大的利好,除了一二线城市,会有更多的三四线城市获得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