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会长刘坚民表示,新的报废汽车管理办法有望在年内出台,拆解企业可以将五大总成销售给再制造企业。
大智慧通讯社9月6日至9月8日参加了在天津举行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其间刘坚民透露,新的报废汽车管理办法将继续实行资格认证制度。此外,原来的管理办法不允许销售五大总成(发动机、方向盘、变速器、前后桥、车架),在新的办法中,拆解企业可以将五大总成销售给再制造企业。
刘坚民表示,目前报废汽车回收行业问题较多。中国报废汽车开具回收证明的比例仅为20.60%,未开证明回收量占到20%,非法回收拆解和社会沉积量分别占到30%和29.4%。
据悉,截止2012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为1.2亿辆,预计到2020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亿辆,按照世界通行的5%至7%的保费率计算,每年将产生1000万到1400万辆报废汽车。中国报废汽车业务主管部门是国家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在地方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报废汽车的回收拆解企业实行资格认证制度。目前,在商务部备案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有533家,回收网点3000多个,直接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
刘坚民表示,国家从2009年开始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进行扶持,主要用于报废汽车拆解企业的升级改造。2009年投入6000万元,2010年至2012年每年均投入1亿元。2013年开始,扶持资金由商务部直接拨付改为由商务部下发到各省,由省级部分负责下发。
刘坚民称,目前中国报废汽车回收率较低,每年的回收量占当年汽车报废量的比例不足50%,相当一部分报废汽车仍在道路上行驶。此外,非法拆解企业占比较大,正规的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回收按照汽车自重计算,每吨800元左右,非法拆解企业的回收价格可能在1200元,导致很多群众愿将报废汽车售给不合规的拆解企业,带来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一系列的问题。
此外,刘坚民还表示,中国报废汽车拆解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差。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拆解企业中,零部件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的70%,而中国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零部件销售仅占销售额的5%至10%,90%以上均作为原材料出售给钢厂,经济效益较差。报废汽车拆解企业还存在拆解规模小,部分企业不达标等问题。
目前从事报废汽车回收的上市公司有桑德环境、天奇股份、格林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