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评论 > 正文

中科院专家:城镇化速度不宜过快 产业无法支撑

www.yingfu001.com 2013-09-11 07:54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 在产业无法更多满足就业的条件下,城镇化速度不能过高,每年1个百分点的增速比较合适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陆大道认为,城镇化速度不宜过快,城镇化率保持在1%比较合适。

  8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及有关专家,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与他们进行座谈。昨日,作为中科院城镇化课题总负责人,陆大道对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媒体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产业无法支撑高城镇化率

  陆大道认为,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不能人为推高。其中关键一点是产业的支撑能力。然而,近年来较高的城镇化增速导致产业很难支撑其发展,或者说,城市吸纳非农业人口的能力,跟实际进入城市的农业人口的规模不相适应。

  陆大道认为,城市就业是决定城市化速度、城市规模最主要的支撑条件。但近年,吸纳就业人口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

  通俗来说,城镇化率指每年城市人口增长的规模占据全国总人口的比重。按照2012年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来计算,也就是接近1700万人口进城。然而,中国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仅徘徊在1000万~1200万之间。

  在产业无法更多满足就业的条件下,陆大道认为,今后城镇化速度不能过高,每年1个百分点的增速比较合适。

  陆大道说,最近十多年来,城镇化发展主要依靠服务业就业的增加,未来城镇化也还是要增加服务业比重。“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要下降,技术密集型的、知识密集型的要上升。”产业是城镇化关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最近15年,我国城镇化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然而,城镇化也存在质量不高、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

  在城镇化研究报告座谈会上,不少院士提出,尤其是城镇化率虚高,1亿多农民工进城后享受不到同等公共服务,只能算是“半城镇化”。

  陆大道也说,这些年来,城镇化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土地城镇化高速度、大规模,但人的城镇化速度比较慢。从农村至城市的农民工,在生活质量、社会保障,以及其所从事职业的稳定性方面,还存在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2000年~2010年,我国耕地减少1亿亩左右,建设用地占到30%~40%,这其中城镇化征地又占主要部分。“这种情况使得耕地非农化太快,耕地损失太大,是不可持续的。”陆大道说。

  除了耕地,大规模的城镇化发展还导致当地生态系统遭受影响,环境逐步变差。

  李克强在座谈会上表示,对于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城镇化关系到现代化成败

  陆大道透露,座谈会上两院院士提到,城镇化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全局。而李克强起码有两次表示,城镇化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成败。

  中科院城镇化课题组预期,再过二三十年,我国将大概有2000座城市,其中100万人口的城市将达到200个左右,500万人口的城市将接近30个,1000万的城市接近15个。

  课题组建议,今后一段时间,近期和中期,也可以理解为10年以内,每年按照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1300多万。

  此外,中国要走符合国情的城镇化道路,这条道路就是资源要节约、环境要友好。人均自然资源,尤其是水、土,在国际上,都是短缺的。

  陆大道表示,我们在人均资源的占有和消耗方面,没有资格效仿欧美国家,而是要向日本、韩国学习。东京人均综合占地78平方米,而北京却高达130~140平方米。在他看来,未来中国大中城市人均综合占地应该保持在70~100平方米。

  此次中科院城镇化课题研究名为《关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合理进程和空间布局研究》,预计2014年底结项。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