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何去何从
股市持续低迷的根本原因在制度,不对股市监管进行制度性反思,中国股市就永无抬头之日。
资本市场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状况最集中的表现,在完善资本市场发展的过程中,股市既是一国经济、政治状况的晴雨表,也是一国社会稳定与否的显示器。历史证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转移必然伴随着世界第一资本市场的转移,随着美欧近年在全球经济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中的衰落,中国的崛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多年来中国股市通过其增值功能为国家经济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场之一。然而近年来中国股市持续低迷、积重难返、“熊”霸全球,令市场大失信心,甚至有声音感叹中国股市就像“赌场”。面对这些非议,中国股市该何去何从,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股市颓局的根源辨析
面对目前股市的不景气,社会舆论对其根本原因的争论不断,但若深入分析会发现很多观点难以立足。
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景气并非中国股市下跌的根本原因。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之间,由于其银行、货币与资本市场体系环环相连,基于金融体系较强的传染性,它们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均受到较大冲击。但是中国并不在其中,中国的银行、货币和资本市场体系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国际金融形势的动荡对中国金融体系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因此将股市下跌归因于全球经济危机的说法有失偏颇。
中国股市低迷的原因并非缺乏资金。一方面中国财政余粮充沛,2012年实现财政收入11.7万亿,相比较2011年增长12.8%,同期财政支出12.5万亿,赤字8502亿,赤字率1.6%(2012年GDP:52万亿);当欧美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已普遍接近或超过100%时,即使把中国中央政府的7.8万亿元债务和地方政府的约10万亿元债务加总,债务率35%也远低于60%的警戒线。另一方面,中国银行系统资金充足。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00.91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截至2013年5月,银行业总资产达139.6万亿元,一季度银行不良贷款率不足1%。同时,中国政府资金充裕。截至2012年底,仅国务院国资委主管的115家央企的净资产就达11.7万亿;80个部委主管的5000多家企业净资产达1万亿;其他金融类国有资本达2万亿。因此,从以上三方面均可看出资金短缺并非股市低迷的根源。
将股市下跌原因简单归结为市场本身技术周期使然也不科学。目前,欧美股市在经济危机后已然走出低迷:道琼斯指数已攀升上15000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一路上涨,创下多年来新高,欧洲三大股指均恢复危机之前水平,而反观中国股市,近年却一直在2000点动荡徘徊,今年6月底大盘的暴跌也再创历史新低。因此无论是横向与欧美比,还是纵向跟自己比,若将原因简单归为股市技术周期,笔者认为纯属一种错误的心理暗示,既不科学,也无益于解决中国股市当下面临的诸多问题。
综上所述,国际环境影响论、资金匮乏论以及技术周期论都是只看到了股市下跌的单一表层原因,股市持续低迷的根本原因在制度,不对股市监管进行制度性反思,中国股市就永无抬头之日。
监管制度缺陷是股市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