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价格涨近10% 两股业绩望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光伏级多晶硅周平均价格较上周上升0.73美元,达到18.23美元/千克,升幅为4.17%。近两周累计价格升幅达到9.62%,底部回暖态势明显。
专家表示,目前多晶硅价格的明显上涨,直接原因是我国7月24日开始对原产于韩国和美国的光伏级多晶硅征收高达53.3%至57%的进口关税。由于韩国和美国合计占我国去年进口量的63%,对其征收高额关税的结果必然是进口量下降,价格上涨。尽管今年7月的数据还未披露,但从今年前6个月的我国多晶硅进口量看,进口已经出现下降了。如4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总量为7265吨,而5、6月份分别下降至5859吨、4800吨,其中从韩国和美国的进口量6月份比5月份分别下降29%和40%。
从今后一段时间看,自韩国和美国进口多晶硅数量的下降将进一步显现,尽管由于对来自德国的多晶硅还没有征收较高关税,来自德国的进口多晶硅数量会增加,但总体上我国进口多晶硅将减少,导致因内多晶硅供求关系发生改变,因此价格预计仍将有所上涨。当然,国内一些多晶硅企业会增产,有些企业也会复产,国产多晶硅产量会增加,使多晶硅价格上涨的幅度受到一定压制。
从A股上市公司看,在产的多晶硅企业是特变电工(600089)。该公司原先多晶硅产能为3000吨/年,目前年产1.2万吨的项目已经开始试生产,下半年产能将逐步释放,将对今年业绩形成积极影响。该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将达产,明年将可以完全贡献业绩。值得注意的是,该1.2万吨项目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千克耗电降至100千瓦时,同时使用自备电厂(目前该电厂已投产),电费低廉,千克完全成本降至90-100元人民币,达到国内一线企业的先进水平。因此,特变电工将从1.2万吨项目的投产及多晶硅价格上涨的趋势中受益。
另外,南玻A(000012)经过技术改造后的年产6000吨项目已经完成,并已在8月4日开车试运行。由于是新改造项目,试运行过程持续的时间目前还不能确定。经过技改后该项目的成本预计将降至20美元/千克。这样的成本虽然比国内二三线企业有明显的优势,但与一流企业相比,仍然有些偏高。能否对公司形成积极贡献,还要看多晶硅价格未来的变化趋势。(腾讯)
特变电工:多晶硅生产线投产,盈利模式马上验证
特变电工 600089
研究机构:山西证券 分析师:梁玉梅 撰写日期:2013-08-20
“煤电硅”完整链条造就成本优势。公司目前具有从煤炭到自备电厂到多晶硅的完整产业链,而多晶硅重要成本之一就是电能,公司电能成本较国内其他厂家具备较大优势,1.2 万吨的规模在国内也屈指可数,预计公司1.2 万吨多晶硅生产线的综合成本较国内厂家具备很大优势,预计能够控制在15 美元/千克以内的水平。而目前多晶硅价格在16-19美元/千克的区间,在该成本下公司已经能够获利。根据我们测算,如若完全成本下降到15 美元/千克的水平,按照目前的价格水平,预计多晶硅项目能够贡献公司业绩约2 亿左右的水平。此外,公司如果该模式得到验证,预计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规模。
传统业务提供充足的现金流,有望支撑到最后,见到行业曙光。公司主营业务变压器和电线电缆业务虽然增长前景有限,但业务基本能够保持稳定,为公司光伏业务的拓展提供充分的现金流。目前看国内厂家多晶硅的成本和目前售价基本持平,甚至超过售价水平,很多厂商处于停产状态,而多数光伏企业仅涉足光伏行业,其资金流有限,提前退出的可能性较大,而公司这类有强大的传统业务提供现金流做支撑的公司有很大的竞争优势,能够支撑到最后。
电站龙头,区位优势突出。公司作为国内电站开发龙头,加上区位优势突出,有望较大程度受益于国内市场的正式启动,根据我们简单统计上半年公司获得光伏电站218.5MW,预计投资在25 亿元左右,假设都按照BT 模式测算,按照10%左右的收益率,预计贡献公司利润2.5 亿左右。而我们认为公司的光伏电站投资才刚刚开始,随着国内一系列分布式和地面电站光伏补贴政策的落实,未来国内光伏电站市场将发展迅速,而新疆地区是我们太阳能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公司将具备很大的区域优势。
传统业务有望稳定。公司传统业务主要为变压器和电线电缆业务,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逐步完善,高增长时期已经过去,目前市场基本稳定,增长有限。此外,公司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以弥补国内市场增速的降低,预计该项业务基本能够维持稳定。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4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0 元、0.62 元,对应目前市盈率分别为16 倍、13 倍,公司传统业务目前基本稳定,光伏业务目前正在逐步企稳回升,而公司多晶硅业务具备较强的成本优势,有望盈利,而一旦模式得到验证,公司有望继续扩张,综合考虑给予“增持”的投资评级。
南玻A:出售显示器件19%股权对未来成长性影响不大
南玻A 000012
研究机构:中投证券 分析师:李凡 撰写日期:2013-08-21
公司8月20晚公布将以4.25亿元将深圳南玻显示器件19%的股权转让给信实投资,后者为战略投资者。转让后南玻不再是显示器件的控股股东,本次转让产生投资收益36998万元。
投资要点:
本次转让后,南玻对显示器件持股比例由67.47%降至50%以下,信实投资成为显示器件第一大股东。显示器件原有股东结构为南玻(67.47%),新晖科技(13.89%),联浩发展(13.33%),深圳市众富盛投资公司(5.31%)。本次南玻转让19%的股权,新晖与联浩也将其所有股权转让给信实投资,转让后变为南玻(48.47%)、信实投资(46.22%)、众富盛(5.31%)。但之后信实投资与另一投资者将各增资1亿元,则信实投资将成为第一大股东,南玻为第二股东,显示器件不再纳入南玻合并报表范围。
显示器件作价22.37亿元,相当于13年中净资产的5.95倍,交易总额4.25亿元,产生3.7亿元投资收益。显示器件公司持有南玻精细玻璃业务中另两个公司伟光导电膜与深圳新视界光电技术100%股权,本次相当于转让整个精细玻璃业务的19%股权。显示器件最新净资产3.76亿元,估值相当于净资产的5.95倍。整个交易将一次性贡献投资收益3.7亿元,但13年下半年以后精细玻璃贡献业绩将减少。以目前约2亿元的净利润来看,19%的股权相当于对南玻公司减少收益近4000万元,折合EPS0.02元。
南玻未来成长点在于超薄玻璃业务,精细玻璃转让对长期成长影响不大。南玻近两年新增加的超薄玻璃原片是电子显示产业链盈利最高的环节,除目前河北生产线之外,明年在宜昌再增有碱玻璃生产线,同时计划以4.72亿元于清远投资高端无碱超薄线。目前超薄仍主要为美国与日本厂商垄断,公司逐步切入并进军高端领域,有望享受高需求与高盈利的爆发性增长,因而精细玻璃的转让对未来成长性影响不大。
投资建议:鉴于本次转让将产生投资收益,且之后显示器件将不并表,我们调整13年盈利预测。预计13-15年EPS为0.63元、0.64元与0.81元,作为刚从周期底部回升的公司,近几年业绩仍将快速增长,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出现意外下滑,光伏供给出清弱于预期,多晶硅价格上涨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