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股份:电子发票系统建设先行者
东港股份在日前披露的中报中表示,为适应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司积极推进电子票证研发工作,报告期内参与了北京市电子发票的应用试点工作,在京东商城试点电子发票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这也是国内首个建成的电子发票系统,该平台由东港股份、京东商城及北京市国税局共同研发,并已于6月27日在京东商城开出我国首张电子发票。
市场开拓“通行证”
据上证报报道,以目前行业发展态势来看,电子发票平台以省为单位进行建设,试点省份均会构建自己的电子发票管理平台,东港股份作为首个试点平台开发运营商,是行业唯一一家拥有成功案例的电子发票项目实施者。该系统一旦后续运行平稳顺利,将会为其他电子发票管理平台所借鉴,这可能成为东港股份在未来开拓电子发票市场的重要“通行证”。据了解,公司正积极与其他电子发票试点城市联系。
业内人士介绍,电子发票的技术壁垒并不算高,从事金税系统开发的企业大多具备电子发票系统的开发能力。电子发票系统所具备的门槛在于系统建设、以及对发票管理系统的理解。“如同盖房子,很多设计师都会有自己的方案,但是最符合业主想法的方案才会最终胜出”。据了解,北京电子发票试点项目的参与方不止一家,最终东港股份的方案能够胜出,主要因为其对电子发票系统的理解更到位,获得了有关税务管理部门的认可。
东港股份浸淫票据行业多年,客户资源丰富,对票据业务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目前,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商业票据印刷企业之一,在销售收入、生产线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客户覆盖银行、保险、财政、邮政、交通、福彩、税务等。
东港股份通过进军电子发票市场,有望破解传统票证印刷业务占主导给公司长期发展带来的困扰。中报显示,票证产品贡献公司收入超过七成。然而,“无纸化”趋势,从长期看必然侵蚀传统票据业务市场。兴业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在北京电子发票试点项目中试水首张电子发票系统开发,表明公司有能力通过业务模式的创新与转型创造新的附加值与增长点。
政府管制特征明显
对大多数投身电子发票系统开发的企业而言,盈利模式仍旧是个绕不开的话题。遗憾的是,目前处在试点阶段的中国电子发票平台仍难言盈利。东港股份在中报中也表示,该项目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对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尚不能带来直接影响。
中国电子发票市场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北京市的试点第一步目前也仅限于对个人消费者开具发票。对于电子发票运营商而言,也意味着目前仍旧是投入期。此外,电子发票市场不同于传统的电子商务业务,其政府管制特征更为明显,需要在税务机关管理下实施,市场化因素较电子商务企业仍有一定差距。在目前阶段,作为电子发票平台管理运营商的第三方只是在税务管理部门授权下开展工作,在商业化层面上,企业话语权并不强。
电子发票推广,目前也面临着一些障碍。首当其冲的是电子发票成为法律认可的会计凭证仍有待相关法律的调整。但毋庸置疑,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电子发票以其成本低廉、防伪度高等特点,将成为一种趋势,前景广阔。
业内人士表示,投身电子发票业务的企业更多的是看中其长远发展,紧紧围绕具有发展前景的电子商务,打造平台型企业,未来可以运作的不仅有电子发票业务,还可以衍生出更多伴生产品。
航天信息:毛利率上升推动平稳增长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 日期:8月13日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20元。公司上半年调整了渠道销售业务,使得收入增长放缓,毛利率提升是利润增长主要动力。公司核心业务税控业务的政策风险可能延后但依然存在,未来在非税控业务,尤其是软件集成业务的拉动下,整体有望保持平稳增长。研报下调公司盈利预期,下调公司13-14 年EPS 至 1.24、1.44 元(2012 年10 月预计为1.42、1.68 元)。考虑到公司估值远低于行业平均,维持目标价20 元。
营收增长放缓,毛利率提升推动利润增长。相比前两年营收增长快于利润,今年上半年出现转变,营收增长1%,净利润增11%。营收放缓主要源于公司调整渠道销售业务结构,减少低附加值分销业务。
公司业务结构的变化,加上税控业务、软件集成业务毛利率均有上升,使得公司整体毛利率上升2 个点至21%,为利润增长主要动力。
税控业务保持平稳,未来风险仍未解除。公司主要利润来源防伪税控业务收入增长3%,研报判断宏观经济使得传统的金税卡的下降,与服务费的持续稳定增长、营改增获得的税控盘增量大致对冲。8 月开始营改增在全国推广会对公司业务有一定拉动,未来传统金税卡切换到税控盘的风险可能延后但依然存在。不过随着金税卡业务占比逐渐下降,切换对公司的利润压力也在减弱。
增长动力主要来自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由于政府换届等因素,上半年公司网络、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收入仅增长3%。研报判断下半年增长可能加快。凭借公司的股东资源优势与全面的业务能力,该业务将是公司未来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