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研究 > 正文

大数据掘金热潮涌动 A股市场迎来投资新视野

www.yingfu001.com 2013-08-22 07:35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编者按:“数据是拥有价值的资产,可变现,谁拥有大数据资产,谁将在行业变革中占得先机”,这是宏源证券研究所高级分析师赵国栋在其新近出版的《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一书中提出的鲜明观点。在资本市场上,那些拥有大数据资产的公司,已日益显露出被资本追逐的苗头。2013年以来大数据相关的概念股轮番上涨,2月份有新闻报道军方遭黑客攻击,信息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相关概念股出现一波上涨;4月份北斗板块关注度提升,相关标的股出现一波上升浪潮;5月中旬海外市场的大数据受到强烈追捧;6月份“棱镜门”事件开始发酵,相关标的股随着各路媒体对“棱镜门”事件的不断解读以及泄露材料的不断增加开始领涨行业板块,受益股从大数据处理、信息安全到基础软硬件生产出现全方位上涨。

  故此,本版今日特从美国股市、欧洲股市和香港股市以及中国概念股中进一步挖掘大数据相关概念股的投资价值,大数据未来发展的前景以及给投资者带来的相关启示。

  大数据掘金

  三类公司近水楼台

  如果你不了解大数据究竟能带来什么经济价值,研究一下美剧《纸牌屋》为何如此火爆,或许能感知一二。全球最大的付费在线视频与影碟在线租赁服务商Netflix,通过分析其用户的行为数据发现,一部包含凯文·史派西、大卫·芬奇和BBC出品三个关键要素的电视剧,会获得用户喜爱。基于这一发现,Netflix一次性确定要拍两季共计26集,每集时长约1小时,投入达1亿美元。结果表明,数据比观众更了解自己的喜好,《纸牌屋》成功锁定了大批观众的眼球。

  宏源证券研究所高级分析师赵国栋,同时也是《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一书的作者,对于大数据的经济价值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他认为,大数据是拥有价值的资产,可变现,谁拥有大数据资产,谁将在行业变革中占得先机。而在资本市场上,那些拥有且能发掘大数据资产价值的公司,已经显露出被资本追逐的苗头。

  《证券日报》:大数据时代来临,不管是企业的业务模式还是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将会被打上大数据的标签。您认为,大数据将如何影响各个产业变革的进程?

  赵国栋:索尼公司的总裁曾表示,以互联网为发展基因的公司,采用新的模式与技术,更贴近消费者,他们大规模收集数据,长期来看所有制造型企业都会成为平台级公司的附庸,这种趋势是管理不能够逆转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大数据时代,产业博弈的格局开始发生巨大变化。不管是在传统行业还是数据驱动的互联网行业,都已经积累了海量的大数据资源,只是对于大数据敏感程度不同,传统行业相对反应迟缓一些。可以说,大数据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判断企业价值标准的重要维度。一个公司的价值是与其拥有的数据规模、数据活性以及公司运用和解释数据的能力相关,而房产、土地、劳动力等传统意义上的资源都会追随数据资产重新配置。

  《证券日报》:我们知道大数据时代,数据庞大且纷繁芜杂,那么什么样的数据才能成为资产?我们该如何判断数据有没有价值呢?

  赵国栋:数据具有价值,在于其能昭示未来,预测需求,提前感知变化。在我看来,数据资产具有这样五个特征:首先、数据资产具有一定的颗粒度,颗粒度越精细,数据的价值越大;其次、数据资产是多维度的,数据之和的价值远远大于数据价值的和;第三、数据资产要具有一定的活跃度;第四、数据资产具有一定规模,没有足量规模的数据没法成为资产,具体规模要根据特征而定;最后、数据具有一定关联性,如果不同维度数据是割裂的话,那么就不太可能成为数据资产。

  《证券日报》:既然数据是资产,如何对数据资产进行定价和变现?

  赵国栋:关于大数据的变现还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课题,一方面我们呼吁大数据开放与共享,另一方面也尝试着对数据资产进行定价。目前,我们正试图建立几个维度的框架,但距数据资产定价还有一定距离。 但毫无疑问,大数据时代孕育着巨大的商机。由于大数据具备体量巨大等特点,对现有企业的信息架构、系统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企业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来获得对消费的深刻理解,对其行为形成预判,重获主动权。在不远的未来,大数据将引发政府、公用事业、制造业、流通业等领域全面的变革。在此次变革当中,首先获益的是计算机产业。

  《证券日报》:在资本市场上,您看好哪类公司将受益大数据的快速发展?

  赵国栋:在信息时代,万物都被数字化。我们强烈的感受到有三类公司必将受益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第一,主动拥抱大数据技术,用互联网思维涤荡原有业务模式的软件供应商。第二,利用客户群优势,具备垂直整合产业链潜质和能力的公司。第三,善于运用数据资产或者具备数据管理、分析能力的公司。

  美巨头公司激战大数据领域 中小型公司股价涨势凶猛

  距亚马逊击败IBM获美国中情局6亿美元云计算订单刚刚过去一个月,近日“蓝色巨人”IBM便传来与之抗衡的好消息,获得其有史以来一份最大的美国联邦政府云计算服务订单,涉及合同价值约为10亿美元,正式成为美国内政部的首要云服务供应商,通过签署这项协议并采用全新的云计算模型服务,美国内政部希望至少能在2016年到2021年的时间段内,每年为基础设施和IT成本节省约1亿美元的费用。

  国际巨头

  纷纷抢占大数据领域

  在国外大数据的竞争,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高潮期,与大数据密切相关的云计算领域的竞争也正日趋活跃和白热化,在众多企业、研究机构纷纷看好大数据未来发展的同时,海外资本市场上也提升了对相关公司估值的预期,相关公司股价年内均实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亚马逊在大数据的创新再利用上,可谓是行业的领先者,公司通过采集客户利用搜索引擎的信息,进而挖掘到比如今年夏天流行什么潮流色等能为自身创造利益的多种有用数据。

  亚马逊的201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一季度与大数据相关的网络服务收入(AWS)、广告服务和信用卡的收入已经达到7.5亿美元。据国外媒体报道,扣除推算出并不高的信用卡业务和广告业务收入,亚马逊一季度AWS收入为6亿美元,相当于每年24亿美元;截至8月19日收盘,公司股价年内累计涨幅为13.83%。

  在资本的趋利本性下,除亚马逊、IBM等巨头外,谷歌、微软、苹果等公司近几年也纷纷涉足大数据领域。

  谷歌正在开发一些大数据产品来帮助广告客户分析和评估他们广告活动的效率,一款名为“BrandLiftinAdwords”产品的主要作用是进行消费者调查,看他们是否还记得他们看过的广告;另外一款名为“ActiveGRP”产品可以帮助谷歌的广告客户去认真考量他们投放到电视或其它传统媒体上的数十亿美元广告预算,并将它与网络广告的效率进行对比;截至8月19日收盘,公司股价年内累计涨幅为22.37%。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