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2月初大盘反弹至今,市场经历从蓝筹股普涨到创业板狂飙、大盘股盘整的阶段。而行业市值的变化也出现了明显分化,集中在未来新兴经济方向的行业市值迅速膨胀,而传统周期板块沦为市值下滑的重灾区。
新兴行业市值膨胀
周期行业缩水
截至7月31日的行业市值数据显示,信息服务行业成为自去年12月4日以来市值增幅最快的行业,从5466亿元增加到10031亿元,增幅达到83.52%。其余三个市值增加最快的行业分别为电子、信息设备和医药生物,增幅分别为59.07%、58.47%和49.41%,这些行业都代表了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方向。
受到国内经济整体复苏乏力,周期行业疲弱影响,市值下跌最快的三个行业分别为采掘、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具体看,采掘行业的总市值由27152亿元减少至23804亿元,减少比率为12.33%,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市值降幅分别为11.53%和10.24%,两行业目前的市值为3143亿元和8049亿元。
相对市值变化最小的三个行业为食品饮料、金融服务和建筑建材,食品饮料截至7月31日总市值为8691亿元,较去年12月4日的8652亿元仅微增0.45%,金融服务和建筑建材的市值变动比率分别为0.27%和-0.09%。
食品饮料、纺织服装
近一年缩水最多
如果将2013年和2012年7月31日做一个跨年比较,信息服务、电子、信息设备以及医药生物的市值仍是增速最快的。不过,市值下跌最多的有所变化:在去年熊市光景中受到青睐的食品饮料、纺织服装行业市值,在去年下半年缩水严重。食品饮料作为传统的防御板块,去年熊市环境下狂受追捧,当时到7月31日的市值达11160亿元,而目前只有8691亿元,缩水比率22.13%。其中大比率的市值下挫是在去年下半年,仅从2012年7月31日到12月4日,市值就缩水22.47%。纺织服装较食品饮料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更为明显,市值缩水节奏和食品饮料类似,一年内市值缩水18.47%,其中从2012年7月31日到12月4日期间市值缩水21.60%。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板块,作为一个传统的周期和政策板块,在此轮经济周期中变化并不太大。从2012年7月31日的9643亿元,到当年12月4日的9510亿元再到最新的10128亿元,两个阶段市值增速变化从-1.38%到6.50%,增减幅度有限,且近期还有复苏迹象。
基金追随行业变化脚步
证券时报记者比较了今年中报和去年年报的基金前十大持仓,发现基金公司持仓变化与行业市值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出现重合。基金公司的增减仓在某种程度上追随了此轮市值的变化。
剔除“综合”这一波动变化较大的行业,基金上半年增仓最多的三个行业为信息服务、信息设备和化工,增仓比率分别为77.48%、71.23%、48.81%,前两个行业与今年市值增加最快的三个行业中的两个相吻合。基金减仓最多的三个行业为黑色金属、纺织服装和商业贸易,减仓比率为82.86%、66.32%和36.26%。其中,黑色金属从去年年报持仓的19568万股减至3354万股,减少幅度最多,同为市值缩水最为厉害的行业之一。
如果将基金增减仓的跨度拉到一年,化工成为基金增仓最多的行业,从去年中报的140553万股增加至239520万股,增幅70.41%。此外加仓最多的三大行业为信息服务、信息设备和医药生物,与上半年市值增速最快的4个行业中3个相重合。减仓最多的三个行业为黑色金属、纺织服装和商业贸易,减仓幅度分别为88.98%、80.05%和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