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此次逆回购操作规模有限,对资金面注水“实质”影响有限。但在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陡增至850亿元的背景下,央行依然启动逆回购操作工具,释放出平抑市场利率上行的强烈信号,有助于缓解市场偏悲观的流动性预期,对于稳定市场资金面和投资者预期意义重大。“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高达850亿元,央行依然启动逆回购投放货币,维稳利率意图明显。”海通证券(10.44,0.28,2.76%)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姜超分析认为,7月以来,回购利率中枢持续小幅抬升,目前已达到5%以上,导致金融持续去杠杆,信用融资利率持续上升。央行态度的转变有助于稳定目前市场情绪,以防止类似6月份资金市场异常波动情况的再次出现。
资料显示,7月下旬以来,尽管央行已经连续五周暂停正回购和央票操作,公开市场也已连续净投放资金3510亿元,但由于月末、利率市场化推行和6月外汇占款负增长等因素,加之7月下旬财政存款和大银行分红的影响,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近期呈现上升势头,尤其是随着月末的不断临近,银行间市场利率持续攀升。而在7月28日审计署发布对地方债的清查审核后,本周一(7月29日)资金面紧张情绪再度袭来,银行间资金利率全线上涨。
中国货币网的数据显示,7月29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鄄bor)全线上涨。其中,隔夜利率上涨15.30个基点至3.7030%;7天期利率上涨70.60个基点至5.0570%;14天利率则攀升88.00个基点至5.5000%;1月期利率上扬26.60个基点至5.9880%的高位。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同样整体上行,隔夜、7天、14天品种已分别升至3.775%、5.135%和5.530%的阶段性高位。
“考虑到6月份资金市场异常波动的前车之鉴,央行及时出手,有助于缓和市场恐慌情绪,避免货币市场流动性因舆论与情绪影响而出现猛烈收紧。”一位债券研究人士说。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为抑制过宽的流动性,央行在春节后就暂停逆回购,并重启了正回购操作,期限包括28天和91天,但主要以28天期为主。随着“热钱”的不断涌入,外汇占款大增,5月9日央行又重启央票发行,期限为3个月。不过,进入6月份资金面紧张情况不断蔓延,央行先后暂停了正回购操作和央票发行。
自6月20日银行间出现资金市场异常波动现象以来,央行此前已经是连续五周在公开市场上“零操作”,也是近几年来历时最长的公开市场“空窗期”。近期资金面再度躁动,央行的态度无疑变得尤为关键。分析师汪啸骅认为,央行重启逆回购来对冲流动性压力令人振奋,虽然此次逆回购操作量不大,仅为170亿元,对资金面注水“实质”影响有限。但是在市场对央行重启逆回购的呼声不断之际,央行打破“零操作”动作,释放的信号非同凡响。
受央行重启逆回购影响,7月30日,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开始下降,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鄄bor)显示,短期Shibor利率全线小幅下跌,其中,隔夜利率跌6.2个基点至3.703%;7天期利率跌8.5个基点至4.972%;14天期利率跌16个基点至5.34%;1月期利率跌9.9个基点至5.889%。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央行重启逆回购利率的价格定位可能比其具体发行量的意义更为重要。“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较上次明显大幅上行(重启前最后一期7天期限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基本稳定在3.35%),也是历年少见,这表明央行对资金面波动的容忍度在提高。”有业内人士表示。
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公开表示,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采访中,对于未来资金面的趋势,业内仍存有争议。“重启逆回购操作并提高中标利率,显示出央行维稳资金市场的态度,但逆回购规模较小,也显示出央行仍延续了不愿放松流动性的导向。”业内人士认为,总体看,央行货币政策仍将维持谨慎的态度,资金面维持紧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而机构的去杠杆和提高备付等动作仍将会持续。“在推进利率市场化、减免小微企业税收、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的背景下,央行此举或意在纠正流动性偏紧的局面,使利率处于合理水平,从而稳定社会融资。”该人士认为。
不过,业内债券市场研究人士认为,基于未来外汇占款将持续流出的判断,后半年央行的逆回购操作或将成为常态。同时,6月份出现的资金市场异常波动状况已让市场意识到过去流动性管理的问题,央行的政策目标已部分达到,在行政手段逐步配套的背景下,加上今年发行的3个月期央票未来两周开始陆续到期,届时资金面或将有所回暖。
南京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黄艳红认为,除了央行表态不够明确以及外汇占款走势难以判断外,其他诸如供给、财政缴款、季节性因素等都将对市场资金面偏利好,8月开始流动性状况有望逐步好转。“审计署严查地方政府债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相关新债发行,供给降低将有利于缓解资金面压力。同时按照历史惯例,8月的财政存款上缴规模一般都不大,再加上7月末银行冲存款动力远不如6月末,补缴准备金的冲击也暂时远去,8月的流动性态势将会好于7月。”黄艳红说。(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