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连获重大突破 助力机器人产业
近日,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团队成功制备出单根长度达半米以上的碳纳米管,创造了新世界纪录,这也是目前所有一维纳米材料长度的最高值。碳纳米管是迄今发现的力学性能最好的材料之一,其单位质量上的拉伸强度是钢铁的276倍,远远超过其他材料。
对于碳纳米管而言,其高温生长过程中催化剂的失活是一个不可逆的规律,从而限制了碳纳米管的长度;并且,随着催化剂失活,长的碳纳米管密度会急剧下降。因此,尽可能地提高其催化剂活性概率是进一步提高碳纳米管长度的唯一途径。魏飞团队充分发挥材料制备和化工技术学科交叉的优势,在制造设备、制备工艺方面进行大量改进和创新,首次将生长每毫米长度碳纳米管的催化剂活性概率提高到99.5%以上,最终成功制备出单根长度超过半米的碳纳米管。
在国内制造出最长碳纳米管的同时,国外科学家也在碳纳米管的应用上实现了突破。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强度极好且十分轻巧的碳制导线,未来有望成为铜线的有力竞争对手。在实验中这些导线由许多碳纳米管组成,其强度是铜导线的30倍,重量不到铜线的十分之一。
由于强度好、重量轻,纯碳纳米管制成的导线制成后将具有许多让人兴奋的新用途:例如用于机器人手臂或飞机、汽车上活动部件的连接。很多时候,重量具有决定性的价值。比如,一颗大型空间卫星,用铜量占其总质量的三分之一,大约15吨;一架波音747喷气式客机,所用的铜线总长度超过215公里,总重量超过2吨。如果将其中的铜线全部或部分换为碳导线,对其性能、载荷、效率的改变将无可估量。
至少过去的五十年间,计算机、游戏机、智能手机、汽车、媒体播放器甚至是闹钟的处理器核心都是由硅组成的。但是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认为硅晶体处理器即将达到它们的极限。IBM公司的科学家们似乎已经找到了一种真实的方式——抛开硅晶体而转向碳纳米管。
碳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石墨烯,碳纳米管就是一张石墨烯薄片卷起来形成的一个圆柱。碳纳米管的长度超过它的宽度1亿倍,并且能够比任何其它已知的圆柱形纳米结构都要大得多。而这种特征,非常适合设计处理器芯片这样的小物品。
理论上说,碳纳米管制造的处理器能够比目前的晶体管技术更小。更小的体积意味着消耗更少的能量,对于移动设备来说,就意味着更少的热量和更长的电池寿命。此外,碳纳米管的电性能也意味着它们能够比硅晶体管实现更快的开关通断,能够以比现在的芯片更快速运转。因此,纳米管处理器将更小、更快。
当然,这种芯片仍然难以制造而且昂贵。就像今天最新、最快的芯片只能够为最华丽的高端设备使用。碳纳米管处理器或许将是计算机的未来技术,但是它们出现在零售商的货架上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中证报消息,国内外碳纳米管研究的重大突破,将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带来推动作用。碳纳米管相关个股江海股份(002484)、中国宝安(000009)、南风化工(000737)等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