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拖累上证综指的力量主要来自于资源股。申万有色金属行业指数和采掘行业指数分别下跌了5.34%和5.27%。这两个板块此前引领大盘反弹,昨日反手做空,对市场的冲击效果十分显著。此外,前几个交易日跟随反弹的建筑建材、机械设备等传统周期股也遭遇大量资金抛售,行业指数跌幅超过4%。
在昨日周期股倒戈带动的空头反击之下,此前多次幸免的创业板终于未能继续独善其身。创业板指数盘中有所挣扎,上午一度回升至平盘,但跟风买入者明显不足导致午后持续回落,收盘时跌幅略超过沪综指。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指数跌幅虽然不小,但成交量却明显萎缩。跳空低开所制造的无成交下跌是重要原因,这反映出当前市场缺乏承接盘,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尤其是指数盘中反弹过程中成交量显著下降,说明投资者对反弹期待不高,指数稍有回升就产生惜买情绪。
此外,尽管中国石油、工商银行等权重股在尾市继续护盘,但效果开始减弱。尤其是从沪综指黄白两线的走势来看,权重股的拉升不但没有激发市场的做多力量,反而让场内资金加速抛售筹码。
总体看,周期与成长同跌、成交量萎缩以及权重股护盘效果减弱,是市场重回弱势的重要信号。若短期内没有重要利好因素刺激,市场难以摆脱弱势震荡格局。
三因素压制 后市难言乐观
应该说,自6月末银行间市场"钱荒"高峰过后,资金面紧张格局明显缓解,市场的短期冲击基本消散。不过,投资者的担忧情绪却由短期转向长期,而从程度上看,压力难言减轻。
首先,对于经济探底、复苏乏力的市场预期自二季度初就一直存在,但"钱荒"出现之后,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却有加重的可能。从"钱荒"产生的背景来看,社会融资空转无法进入实体经济可能是管理层治理影子银行的初衷,大规模融资增长背景下中上游行业出现通缩,反映出当前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所剩无几。出口同样无法期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处在高位、国际贸易摩擦以及人工成本高企,严重削弱了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消费也显露出疲态,三公消费受到抑制,普通消费者缺乏购买力,消费增长动力青黄不接。在疲软的现状之下,如果金融行业在"去杠杆"的路上走得更远,将抽掉当前为数不多的经济动力来源。一旦出现这种情况,GDP增速的下滑就很可能在三四季度出现。
其次,全球资本正在回流美国,已是不争的事实。美元指数目前升至84,为最近三年的高位。新兴市场股市在最近两个月持续下跌,目前未见好转迹象。数据统计显示,在过去的5个月中,在美交易的新兴市场股票ETF持续录得资金净流出。而来自于央行的数据显示,5月外汇占款增量仅为668.62亿人民币,环比下降77%。此外,从人民币汇率市场看,当前美元兑人民币即期询价为6.1337,而一年远期成交价为6.2595,显示当前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强烈,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元流出中国的趋势。可以预计的是,一旦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出中国,对于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价格将造成冲击,这其中既包括房地产,也包括股市。
最后,IPO重启预期增强,令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除了供需天平将偏向融资以外,创业板发行门槛可能降低,令投资者担忧。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指导意见》,要求适当放宽创业板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财务准入标准。尽管这的确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但在没有退市制度约束的A股市场,这一政策被理解为利空,原因在于上市公司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投资者利益可能受损。换句话讲,未来不但股票供给更多,且新增股票的"垃圾"比例也有可能增加。(中国证券报)
相关专题:IPO重启在即(2013-06-13)
东兴证券:设立仅4年“火线”提交IPO 业绩“三连降”(201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