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奶业市场发展中,对奶粉尤其是外资奶粉的涨价进行反垄断调查尚属第一次。个中缘由,除了因为目前洋奶粉在国内价格太高,甚至远远高出欧美市场数倍以外,业内人士认为,此举还和政府前一阶段推出政策力促国内奶粉产业整合有关。和外资品牌相比,国内奶粉处于明显劣势,在产业大规模整合的关键时刻,需要尽量降低外资品牌“趁火打劫”。
6月18日,工信部消费品司司长王黎明在全国食品安全周工信部主题日活动上公开表示,鼓励婴幼儿奶粉企业兼并重组。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127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其中黑龙江地区41家,陕西19家,总年产量在60万吨左右。王黎明表示,希望业内前十位的中国婴幼儿配方生产企业能够主动跟业内其他企业联姻。
工信部表示,对实行GMP改造、主动进行兼并重组的企业,正在研究制定包括技术改造、税收、资金、并购贷款等支持政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营养与安全专家陈君石认为,美国的奶粉市场规模比我国大,但是只有国外4家企业。对于国内奶粉行业来说,要想重树消费者信心,鼓励支持婴幼儿奶粉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是一项治本措施。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专题会议明确要求工信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动实施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有行业人士认为,政府明确提出鼓励行业兼并收购,是希望2 年内让10 大国产奶粉品牌份额提升至70%。
但是乳业专家王丁棉则有不同看法。“法国很小,但是有700多家企业。你说我们国家的是少还是多呢?”王丁棉认为,越大的企业管理不好就越容易出事情,造成的伤害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