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上述私募人士消息灵通,目前已打听到几只可能在中报“高送转”的股票,存在中报释放业绩、配合大股东解禁后减持的嫌疑。他找出两只近期股价逆市上涨的小票分析:“这两只股票中报业绩预期不错,上周大盘暴跌股价仍显坚挺。但是大股东会在7月份解禁,这给个股带来了做股价的动机。如果今年中报出现业绩超预期又进行‘高送转’的情况,反而要谨慎对待,因为很可能是上市公司释放业绩,配合大股东高位减持。”这种减持“阳谋”在今年并不鲜见,比如一只去年年底股价翻倍的创业板股票就在年报披露后进行了“高送转”,而大股东在高位陆续减持。
“高送转”通常只涉及股东权益的内部调整,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没有实质影响,过去几年“高送转”股往往在短期飙涨后落得“一地鸡毛”。但就交易角度而言,一位A股操盘手表示,“高送转”后个股表面价格降低、流通股增加,比较容易调动散户的交易热情,对于大小非流通也有一定好处。在今年中报成长股处于历史高位、大股东频繁解禁的节骨眼上,投资者需要更加审慎对待“高送转”概念股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