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主力动向 > 正文

凯迪电力万亿神话助大股东套现

www.yingfu001.com 2013-06-29 12:08 中国经营报我要评论

  股价越走越低,净利润“断崖式”下跌,股东套现离场,董事长携众高管集体离职……这就是A股市场上号称生物质发电第一股——凯迪电力(000939)的现状。

  2011年,凯迪电力前董事长陈义龙曾经向媒体放出豪言称,2015年凯迪规模突破600亿元,2030年,规模可能做到一万亿元。仅仅两年之后,2013年6月15日,陈义龙就宣布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一职。与陈义龙一起辞职的,还有董事潘痒生。

  此前,凯迪电力包括董秘陈玲在内的高管已经有数位离职。与此同时,凯迪电力转型生物质能源之后“虚肥”的业绩也在2012年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凯迪电力的万亿神话如今似乎已经成为“一地鸡毛”。

  核心高管集体离职有蹊跷

  6月15日,凯迪电力公告表示,近日收到董事长陈义龙先生、董事潘痒生先生的辞职报告。二者均因“工作原因”辞去在凯迪电力的相关职务。

  陈义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离职一是因为现在他担任阳光凯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应酬太多,忙不过来,二是因为随着集团公司万吨生物质燃油生产线成功投产,该技术肩负我国燃油商品的安全责任与使命,他将把更多的精力投放于这项技术的推广上。

  蹊跷的是,今年4月26日,公司董秘陈玲宣布因个人原因离职,财务总监汪军则称因工作原因辞职。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包括董事长、董事、董秘、财务总监四位高管相继离职,这不禁引起了外界的各种猜测。其中,湖北当地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陈玲和汪军的离职很可能与传言中的凯迪电力财务造假、项目造假有关。但是该消息,并未能够得到进一步证实。

  然而,可以确定的是,曾经为凯迪电力许下盈利诺言的大股东,却多次落空承诺。业绩的大幅下滑,是外界猜测的高管离职最可能的原因。

  2009年,凯迪电力决定进军生物质能源产业,并于当年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收购大股东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的9家生物质电厂。2010年,凯迪电力再次接受凯迪控股手中的14个生物质电厂。

  从转型生物质能源产业之后的2009年开始,凯迪电力的业绩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在转型的2009年,凯迪电力实现营业收入20.0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86亿元,2010年营业收入增长67.46%,达到33.59亿元。净利润更是达到2.6亿元。而此前的2008年凯迪电力实现扣非净利润为负的902.95万元。

  与此同时,凯迪电力的股价也一路上涨。2008年10月31日,凯迪股份的股价只有3.71元/股,但在之后,其股价一路上涨,截至2010年3月3日凯迪股份进行10股送6股之前,其最高已经涨至23元/股。除权之后,凯迪电力的股价继续上涨。

  正是在股价再次走高的2011年,凯迪电力当时的董事长陈义龙于5月份向外界宣布,“2015年凯迪规模突破600亿元,2030年,规模可能做到一万亿元”。

  虽然此后凯迪电力发布公告澄清称,2030年实现销售万亿元规模的不是凯迪电力而是凯迪控股,但这并不能阻止凯迪电力股价的持续拉高。截至2011年6月30日再次进行10送6之前,其股价最高拉至25.25元/股。

  此间,凯迪控股通过减持凯迪电力的股票套现5.8亿元。凯迪电力的二股东武汉大学资产经营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也逐渐通过减持套现。

  翻开凯迪电力的报表,就会发现凯迪电力的利润多数并不是来自于从大股东凯迪控股那里收购的电厂,而是有其他的利润来源。

  以业绩增幅较大的2010年为例。2010年凯迪电力33.59亿元的营业收入中,仅原煤销售和脱硫及电建承包项目两个行业,就实现营业收入22.38亿元。当年生物质电厂仅实现销售收入9376.92万元。2010年,凯迪电力实现净利润2.6亿元,其中生物质发电实现净利润2694.58亿元。而在2009年当年,凯迪电力收购的9家电厂,当年合计亏损83.71万元。

  今年6月8日,凯迪电力发布更改后的2012年度财务报告,与往年不同的是,凯迪电力的业绩出现大幅跳水。在6月8日更新后的2012年财报中,凯迪电力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495.17万元,同比下滑86.66%。

  业绩的“断崖式”下跌之前,凯迪电力的大股东凯迪控股进行了营业执照变更。2011年12月31日,凯迪电力接到大股东凯迪控股的通知:凯迪控股更名为阳光凯迪,其股东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凯迪控股的大股东武汉环科的投资比例由51%降至31.5%。

  凯迪电力一直声称自身是一家没有实际控制人的公司。也许,随着阳光凯迪背后相关股东的更迭,凯迪电力高管们的离职,未来的凯迪电力真的会变成一家“无主”的公司。

  对于高管们的相继离职,凯迪电力证券事务代表高旸表示,并不会影响凯迪电力目前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战略方向。至于离职原因,也在公告中已经解释清楚。

  生物质电厂回购“一箭双雕”

  截至2012年年底,凯迪生物共建成生物质电厂9家,另外还有17家处于在建状态。

  凯迪电力转型生物质发电领域,采取的是大股东投资建厂,此后由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今年4月26日,凯迪电力发布《关于已收购电厂触发回购条款的提示性公告》。公告表示,阳光凯迪分别于2010年12月和2011年12月将持有的宿迁电厂、万载电厂、望江电厂100%股权;桐城电厂、五河电厂51%股权转让给凯迪电力。

  收购之时,凯迪控股对外承诺:如果标的公司中某一家公司的年净利润低于其对应的预测年净利润,阳光凯迪将按照该家公司对应的交易价格加上由凯迪电力后续投入的工程建设支出以及对应交易价款按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作为资产回购的价款,对凯迪电力所收购的股权进行回购。

  截至2012年年底,建成的电厂中,前述5家电厂因为未能盈利而触发了回购条款。其中,仅五河电厂一家亏损就达1529.66万元。

  凯迪电力给出的原因是,2012年因为“燃料市场整顿,建立村级收购和大客户模式,使得产能没有充分发挥”,导致生物质发电有所亏损。据2012年年报显示,凯迪电力2012年生物质发电共实现营业收入3.1亿元,净利润为亏损3820万元。

  2011年年底,凯迪电力以9618万元的价格分别收购了桐城和五河电厂各51%的股权,溢价率为51.59%。竞在一年半以后,这些电厂因为“蹊跷”的亏损,触发回购协议,而被大股东再次收回。

  目前上述五家电厂的CDM(清洁发展机制)申请均已在联合国成功注册。注册成功后,五家电厂出售CDM收益,即碳排放交易收益,预计年收益为人民币5000万元左右。但随着五家电厂的被回购,碳排放交易最后可能也归属于阳光凯迪所有。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