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法制司19日发布的通知,国务院已将食品安全法修订工作列入2013年立法计划,法制司决定面向社会围绕食品安全法修订内容开展征集意见活动。
据了解,此次修订食品安全法的目的是为了适应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需要,增加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法制司邀请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针对食品安全法实施的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修订提出意见和建议,鼓励提出修订的具体条文并附简要理由。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食品安全法共10章、104条,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各项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频频出现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不谈的话题。同时食品引发的中毒事故频发,媒体曝光度增加,社会的关注度也在大幅增加。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食品安全检测链条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空间。
从国内外经验看,建立一个完整、可靠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对食品生产、运送进行全流程监管,才是一个最有效的体系。
事实上,伴随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爆发,食品溯源体系建设已经在我国初步启动。
早在瘦肉精事件爆发第二年的2010年,我国食品安全流通追溯体系开始启动建设。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了计划用三年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商务部的表述,"十二五"(2015年)末,争取让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系统覆盖到所有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并涵盖肉菜、禽畜、水果、水产品、食用菌、豆制品等各类食品。目前,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约120个,按照一、二线城市的投资规模计算,产业规模非常巨大。而鉴于我国目前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现实,未来300个地级市也很有可能启动食品溯源建设。以此推算,3年内,上述产业涉及的投入超过120亿元。
A股上市公司中远望谷、新大陆等公司已经为资本市场熟知,而新进入的企业如华宇软件、中瑞思创、达华智能、华测检测、天瑞仪器等企业则厚积薄发,有望在食品溯源市场打下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