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晋耀认为,13.56MHz是国际金融业非接触通信技术所采用的主流频段,并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金融IC卡支付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技术支撑。基于13.56MHz频段的近场移动支付方案,可以有效利用现有产业链资源。
业内人士认为,移动支付产业链涉及银行、银联、通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公司、芯片厂商、终端厂商等。由于前期各方的利益角力,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随着利益版图划定,行业将步入高速发展期。
软硬件环境存隐忧
目前移动支付软硬件方面均存在较多问题。NFC(近场通讯技术)是最重要的移动支付方式,NFC芯片和天线是基本硬件,但目前NFC手机占比不高。徐晋耀认为,由于运营商定制机较多,运营商考虑成本问题前期对推广NFC兴致不高。但近年来NFC技术成为趋势,三大运营商也明确今年要推广NFC手机。NFC手机在中国的商用已经开始启动,除高端品牌机型外,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等国内厂商将在今年完成NFC手机上线。
非接触POS领域发展速度也低于预期。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非接触POS机只有120万台。浦发银行负责人表示,市面对非接触POS接受程度较低,目前进入大型商场和超市难度较大。
软件环境不佳是移动支付的另一个短板。从成熟的国外市场看,基于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十分丰富,美术馆、餐馆等都有相关的应用和技术。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电子商务,尤其是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变化,这将推动移动支付融合各个行业。
徐晋耀认为,移动支付应以产业融合为方向,整合各方优势资源,逐步推广在公交、社保、医疗、金融理财等领域的应用。
移动支付发展需要产业链的多方协作。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产业链较长,分工有利于专业化,并带来规模化效益。
徐晋耀认为,移动支付横跨金融、通信、商务、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市场机会巨大。移动支付发展将促进银行业务创新;通信企业随着移动终端的丰富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互联网企业有望迎接新的业务形态;商业服务企业有望依靠移动支付衍生新的零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