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主力动向 > 正文

淡马锡21日增持工商银行H股2.8亿股 持股达7.04%

www.yingfu001.com 2013-05-22 23:01 第一财经日报我要评论

  银行的股权变动时时刻刻都牵动着投资者的神经。

  昨日,高盛在场外市场以每股5.5港元出售大约15.8亿股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H股,H股全天走势疲软,收盘跌2.13%,报5.52港元,成交额暴增到119.6亿港元,成交21.7亿股。昨日早上,有18宗每股作价为5.5港元的大宗交易成交,共涉及15.846亿股,涉资共计87.15亿港元,接近高盛的抛售数量。

  昨日高盛抛售的接盘者之一,正是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而今年以来,淡马锡早已多次增持工商银行,这跟过去多家外资战略投资者减持中资银行的做法截然不同,而"清空"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后目前依然持有三家中资银行股份的汇丰控股(00005.HK),似乎处于一个并不明朗的情况中。

  分析人士认为,外资银行减少中资银行的持股,有其自身补充资本的需求,有获利了结因素,也有看空的原因所在;而淡马锡等投资者的接盘则是在低估值下,可望实现较好的长期投资。

  淡马锡再次接盘2.8亿股

  工商银行2012年年报显示,淡马锡持有52.36亿股,占H股总股本的6.03%,占总股本的1.5%;而港交所交易信息显示,在昨日以高盛的抛售价格5.5港元增持了2.8亿股之后,淡马锡持股已经达到了61.07亿股,占H股的7.04%。由此可见,接盘高盛15.8亿股的不仅仅是淡马锡一个,还有超过八成的股份由其他机构接盘。而淡马锡从去年底到昨日的近5个月时间里,总共增持了8.71亿股,淡马锡增持工商银行H股也不仅仅来自高盛。

  申银万国(香港)联席董事郑家华向记者表示,高盛此前多次减持工商银行之后,股价回落一段时间还会重新向上,淡马锡接盘,应该是比较理想的结果,而高盛最终减持完毕,也使得投资者看到减持行动最终尘埃落定,未来有一定的反弹机会。

  汇盈证券董事谢明光则向本报记者称,从高盛角度来看,由于账面获利较多,有减持的需求,而银行股目前估值不高,淡马锡等投资者接盘部分也可以将此视为长期投资。

  在2012年7月发布的截至2012年3月底的年报中,淡马锡主席丹那巴南称:"中国的银行业仍是反映蓬勃增长的中国经济与中等收入阶层的优良指标。在截至2012年3月的财政年度,我们增持了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2012年3月31日以后,我们调整了在银行业的整体曝险(仓位),包括在中国工商银行投资超过30亿新元。"

  事实上,过去淡马锡曾经出售部分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实现利润,也曾经对建设银行有过阶段性减持获取利润。一位香港分析人士称,相对于其他国际大银行,作为主权财富基金的淡马锡情况相对特殊,其投资决定或多或少会有政治方面的考虑和需要,也容易在阶段性的操作中得到相关政策的照顾,有时候投资决策可能并非完全市场化运作。

  外资减持

  看空还是应对资本压力?

  经过六次抛售以后,高盛已经清空了工商银行股份。此前,美国银行已经减持建设银行(601939.SH,00939.HK),而更早的皇家苏格兰银行也减持了中国银行。不过,在最后的减持行动之前,高盛旗下的高华证券却在3月28日继续发布看好工商银行的研究报告。高华证券称:"我们认为工商银行2012年业绩表现稳健,并维持对其H/A股的买入评级,因为该行基本面强劲、净资产回报率和风险加权资产回报率高于同业。"

  郑家华认为,近年来欧美投资银行环境不好,高盛可能是为了每年有盈利增长,需要卖掉部分资产实现一次性的利润。而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随着欧美监管机构对资本充足水平要求的提高,使得欧美银行有需要减持资产套现。

  一家知名券商分析师向本报记者表示,相信无论是资本压力,还是看空因素都可能是高盛减持的原因,华尔街也的确有看空中国的言论。此前,摩根大通出具报告提议客户卖空中国的四大银行;而高盛如果要实现一次性利润同样可以减持其他资产,未必一定要减持工商银行,这种减持之下必然有看空的因素。而银行股由于是高杠杆行业,而且跟宏观经济高度相关,未来的利润走向其实并不容易判断,而对银行股的看法,本质上就是对中国宏观经济未来走向的看法。

  也有一位看空银行股的私募人士对本报记者称,现在的所谓价值投资者只是简单看到银行过去几年的盈利稳定增长、低坏账率、低估值,但如果坏账大面积爆发,因为高杠杆的性质,净利润可以快速下跌,甚至瞬间变成亏损;而即使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在银行脱媒、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背景下,息差减少的银行业利润也会下滑。中国的银行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大危机,而近年来温州等地因为银行收紧放贷、房地产在调控下转向、制造业不景气,造成资产负债表阶段性收缩,导致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银行坏账率"暴涨",尽管情况个别,但未来在各地出现也并非没有可能。

  减持平安后 汇丰在摇摆?

  淡马锡年报称:"从欧洲向全球扩散的风险是显著的。其他的中期风险包括美国经济复苏疲弱及巨额债务负担,以及亚洲所面对的结构性挑战。这些因素可能使亚洲的增长潜力受限,加剧未来十年的波动性,增长前景将会更加不明朗。"而这种不明朗,跟汇丰控股对中资金融股态度的不明朗如出一辙。

  今年2月初,汇丰控股已将其所持有的中国平安15.57%的H股以727.36亿港元售予泰国正大集团。目前,汇丰控股仍分别持有交通银行(601328.SH,03328.HK)、上海银行19%、8%的股权,并且通过恒生银行(00011.HK)持有兴业银行(601166.SH)10.9%的股权。

  下一个跟汇丰控股"分道扬镳"的到底会是谁?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汇丰控股行政总裁欧智华称,将会继续加强与交通银行的合作,交通银行是汇丰控股在中国的战略持股,但上海银行不是,这部分持股账面价值只有5亿~6亿美元,而且对汇丰控股来说并不重要。至于兴业银行的这部分持股,欧智华称,今年初已被汇丰控股划入"可供出售的股权投资"行列,目前是由恒生银行直接持有,是否出售将由恒生银行决定。

  郑家华认为,汇丰控股减持和增持全球各地持有公司的股份,有其自身战略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其退出的不仅仅包括中国平安,这并不是一个独立事件,而汇丰控股的战略调整也包括了在全球范围内大量裁员。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13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