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荐股 > 正文

传苹果为iWatch搭配OLED显示屏 4股望爆发(2)

www.yingfu001.com 2013-05-21 13:59 证券时报网我要评论

  据证券时报报道,人类才惊叹“画框里的人会动”不到百年,把电视机像毛毯一样“卷起来带走”即将成为现实,这个梦想的实现有赖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作为下一代屏幕面板技术,其替代液晶(LCD)面板的速度正在加快。

  相比LCD液晶,OLED具有不少优势,包括自发光、更薄、更轻,还可以透明化显示、折叠弯曲等。随着智能手表、头戴式显示器等穿戴式终端兴起,OLED作用越发不可或缺。这并不是科幻,SONY去年推出的采用OLED高清屏的头戴式3D显示器非常畅销,而谷歌眼镜以及苹果即将推出的智能手表iWatch更是科技网站最热门的话题。

  近两年,OLED已经在小尺寸屏幕上蓬勃发展。居智能手机全球市场首位的三星手机,屏幕效果颇受好评,其主推的畅销手机基本采用自家生产的OLED屏。而在三星下一代旗舰手机Galaxy Note3中,更是计划采用可弯曲的柔性OLED屏。

  在大屏幕市场上,OLED也来势汹汹。2013年1月,在美国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三星、LG、松下、索尼均推出了OLED电视并大出风头。

  与此同时,我国面板企业在去年才刚刚完成液晶面板4.5代线、5代线、6代线以及8.5代线的布局,生产线还都在建设中。

  “未来发展方向肯定是OLED;LED的未来就是CRT(一种使用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器)的现在。”一位彩电业公司高管毫不讳言,这家公司投巨资打造的液晶面板生产线还在建设中。未来OLED生产线尽管也可以由LCD生产线改造,但存在一定难度。

  OLED还有种种不足,比如价格高、寿命短等等,国内面板商在OLED上并不积极,而是更看重现有的市场占有率。在早期市场,OLED面板和LCD液晶面板的替代关系不会表现得特别明显。

  以LG公布的OLED电视为例,尺寸为55英寸,厚度4毫米,带3D技术,售价定在1100万韩元(约合6.23万元人民币),价格确实不菲。产品问世至今,在韩国仅预售百台。市场普遍预期,OLED产业化至少还需3~5年时间。

  但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十年前,国内刚刚完成CRT产业链条的布局,平板显示时代突然降临。如今,国内液晶面板布局刚刚完成,OLED已步步紧逼。2009年松下等开始彻底退出CRT电视领域,当时CRT电视仍有较大市场的,但利润已经很稀薄。如今,LCD液晶电视是市场主流,同样处于薄利出货的境地。

  历史仍有些不同,电视机问世百年,CRT电视占据市场半个世纪,直到2010年,还有人在宣传CRT相对LCD的优势。而LCD液晶电视从推广到普及,至今不过10来年时间。

  相比国内企业的现实,日韩引领者的步伐或者预示着行业变革比我们想象的快。2012年,SONY出让相关股权宣布彻底退出LCD液晶面板领域,专注于OLED,并计划与松下组建OLED合资公司。

  韩国的LG和三星则在占据LCD液晶面板行业优势的同时,加紧布局OLED。两家公司明确表示,将于2013年向中国投放OLED电视。LG Display日前宣布,已经确定将投资约7063亿韩元(约合40.6亿人民币)增设一条8.5代WRGB OLED电视面板生产线,月产能为二万六千片,预计将于201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三星也已将8代OLED生产线投资计划提上日程。

  而一旦日韩企业布局完成,OLED技术成熟成为主流,京东方等国内面板企业或将不得不继续投资,追逐新的行业趋势。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