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创业板整体走强环境下,大小非减持反而成了二级市场投资者赚钱的机会。一些短线资金先通过大宗交易折价接下大小非减持股,进而在竞价交易市场卖出,以赚取差价。若遇到像二季度以来这样的好行情,盈利概率和盈利幅度就会大大增加。
据熟悉大小非的减持人士透露,目前二级市场上等待从小非手中接盘的资金很多,减持股都是香饽饽,一些PE投资者在减持股份前甚至会见过多达数十路有意接盘的资金。
成长盛宴或添波折
基于成本较低的原因,产业资本并不过分在意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因此在创业板不断走高时,他们拒绝了牛市诱惑,选择卖出股票套现。
撇开这些“内部人士”减持是否基于对公司内在价值判断和其减持时点是否精准,仅从流通股供给增加角度来看,减持行为本身对相关创业板股票形成的压力不容忽视。
大小非减持意味着流通股本增加,若要化解这一压力,接盘的新增资金必不可少。二季度以来,市场仍然缺乏增量资金,而存量资金持续涌入成长股群体,从而在二级市场形成了成长股的结构性行情。
不过,在创业板指数突破千点关口后,能否有新增资金对冲新一轮大小非减持有待观察。事实上,不少大额减持出现在5月初,目前还不能说这一波减持压力已被完全消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创业板的局部牛市行情未来或将面临一定考验。
分析人士指出,未来宏观环境及市场风险偏好将决定创业板牛市行情能否继续演绎,而创业板股票自身业绩增长则决定能否化解新增流通压力。因此,对于一些能够真正实现高增长的创业板股票,减持或只是牛市行情中的暂时阻力;但对于一些伪高增长的创业板股票,在眼前的辉煌过后,将不得不重新面对业绩和股价的双重黯淡。(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