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原则,在巴菲特青睐的股票中,不乏知名大众消费品,包括可口可乐、冰雪皇后等,而对于高科技,巴菲特则一直以不懂为由拒绝投资。他曾经表示:“我喜欢投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可口可乐,我看到人们每天都在喝。”如果要寻找巴菲特的下一个投资标的,或可从广大中国人最为熟知,并广泛使用的产品入手分析。笔者以为,在中国经济日益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老百姓的购买能力日益提高,巴老或将有意掘金中国,寻找中国的下一个可口可乐。
巴菲特一直坚持,只投资熟悉的东西,因此,无论其是否将在近期对中国做出投资,都可判断其主动亲近中国的姿态,或也正为其下一步部署中国投资做出铺垫。
出品“中国巴菲特”
从巴菲特股东会回来后,笔者便成为了巴菲特的忠实粉丝,除了关注偶像的一言一行外,笔者也希望,中国能生产出本土巴菲特。巴菲特此行除了让市场对其下一步的投资策略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外,也希望能促进国内投资者对价值投资的进一步思考。
要成为巴菲特,说易不易,笔者以为,除了反复领悟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还需要培养长期投资的心境。
除了秉承“简单”的投资理念,巴菲特对自己买入的股票颇为自信,除了在买入一只股票并持有不少于10年外,还由心对他的这几只股票钟爱有加。他买入的品牌,都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并在每年的股东大会上不遗余力地进行推广,除了在会前的宣传片中植入其入股公司产品的相关信息外,还设立了展览区低价售卖相关产品。
其次,如何与外界的噪音隔离,坚持自己的投资,也是价值投资的关键。在巴菲特股东会上,有海外私募投资者一度对记者感叹:“很佩服巴菲特,能够不受外界的噪音影响,无论其他股票如何暴涨,周围的人如何一夜暴富,巴菲特总是能够坚持自己的选择以及理念,这点很了不起。”
这种不同凡人的“淡定”,源于巴菲特对待财富的“平凡心态”,这是支持其能够贯彻价值投资的关键。在巴菲特股东会上热销的一本书《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真实反映了巴菲特对待投资事业由心而发的热爱,而并不只是一份工作,也并不以积累财富为最终目标,这也促使他在赚取了巨额财富后,又毫不吝啬地捐赠给慈善事业。
当然,用一个成功人士对财富的淡然做理由是无力的,而这种心态的培养需要多种因素的交集。笔者相信,大多数投资人都知道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但是,快速挣钱的心态以及浮躁的环境没有在中国给价值投资提供合适土壤,这点也值得深思。
有人大篇长论地指出,巴菲特的成功不可复制,理由无非是不同的时代背景、机遇,以及不同的眼界视野等等,而笔者并不以为然。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从上世纪90年代外贸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到进行经济转型的今天,中国的经济焕发着无穷的生命力,这其中酝酿着无穷的机遇,我们有与人们做生意不同习惯的马云 ,有拥有最多即时通讯用户的腾讯公司,笔者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也将会创造出自己的可口可乐、阿迪达斯,我们在生活如此富足,能够有更多选择的今天,如最终能在浮华中洗涤出赤子之心,或许才能真正用心领悟巴菲特的“简单”投资之道。(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