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治癌明年替代化疗
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第13届国际治疗超声大会昨日召开,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陈亚珠院士表示,未来5年,肿瘤患者不必再进行痛苦的放疗、化疗,而是依靠超声治疗技术,就可以实现无创伤、安全、绿色的治疗。
肿瘤是人类健康最大的杀手之一。它治愈率低,死亡率高。全球肿瘤发病人数超过1000万,五年存活率仍很低。仅在中国,肿瘤死亡率就为180.54/10万,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
目前治疗恶性肿瘤主要依靠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手段,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还要遭受脱发、免疫力大幅下降、疼痛等身体上的折磨。“在临床上,有很多病人因为过度治疗而导致死亡。”陈亚珠说。
陈亚珠领衔的上海交大科研团队,是中国治疗超声领域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治疗超声技术领域,研制了多模式相控聚焦超声。陈亚珠院士提出多模式组合方式治疗肿瘤的新概念,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陈亚珠早期所倡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是通过一定的聚焦方式,将超声源发出的适当频率的超声波聚焦于人体中目标靶组织,使得靶区局部温度迅速升高,继而导致靶区内细胞产生坏死、凋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与其他治疗手段相比,聚焦超声治疗是一种无创、副作用小、安全、绿色的新技术,具有无(微)创、可聚可控、穿透力强等特点。”陈亚珠介绍,因此它被称作“绿色治疗”。
“但目前临床上这种治疗手段,距实现早期治疗与精确治疗的目标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内几家公司应用于临床的设备还沿用传统的结构原理,存在着多个缺点,包括采取机械扫描方式、靶向空间分辨率低及定位不准等。”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陈亚珠提出多阵元相控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技术,“多阵元pHIFU技术让肿瘤的‘绿色治疗’真正成为可能。”
通常情况,癌症患者每年的化疗费用6万-8万元,甚至达到30万元或更多。而以MR、US引导的多阵元相控型pHIFU等物理治疗,费用有望降低一半以上,而且更加可以实现个性化无创伤、绿色治疗。(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