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红十字会面临信任危机 企业捐赠成慈善主体力量

www.yingfu001.com 2013-04-22 06:08 每日经济新闻我要评论

  这是爱心的又一次接力,其间更多的主角是企业公民。

  此次芦山地震发生后,各类企业立即动员起来,纷纷加入爱心能量的传递之中,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大致统计,截至4月21日12时许,捐款数额已经高达数亿元。

  而在震后24小时之内,国内向震区捐助救灾资金及物品的科技公司已接近40家,有媒体统计,这些企业向灾区承诺的善款金额已超1.4亿元。

  而各大银行、保险机构的步伐也较为迅速。其中,中行决定向四川地震灾区紧急捐款500万元,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也紧急捐赠1000万元。另外,在快消零售行业中,包括农夫山泉、五粮液等的企业捐款1000万元,而华润怡宝也捐出首批1万箱纯净水。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企业在巨灾面前的捐赠行为,延承了五年前“5·12”汶川地震所激发的爱心能量,成为中国慈善的主体力量。

  五年前,时任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曾表示“汶川地震使中国慈善整整提高了一个年代,中国已进入一个伟大的公益时代。”

  2008年,汶川大地震捐赠超过500亿元,被各界认为是中国公益领域的元年,王振耀也指出,“(汶川大地震)捐赠经验证明,中国有着深厚的捐赠资源。”然而,在经历了一次爱心峰值之后,随着“郭美美事件”被曝光,引发了中国最大的公益组织——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此后的捐赠变得不容乐观。

  两年来,中国红十字会带出了慈善组织在制度建设、品牌管理、信息公开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甚至面临空前危机。

  以2011年的数据为例,红十字会接受的社会捐赠约28.67亿元,占全国捐赠总量的3.4%;与上年相比,减少了38.62亿元,降幅近六成。

  而此次芦山地震的捐赠,更多地投向了民间慈善机构,截至4月20日当晚,中国红十字会收到了的捐款仅为14万余元,而壹基金达到了2240万元。

  尽管中国红十字会在震后第一时间派出了相关救援队伍,但其信任危机远未消解。有关机构研究表明,过去七年来,企业在慈善入榜数量和捐款数额方面呈逐步增长趋势,上榜企业数量在2009年达到最大。

  这两年来,我国慈善虽受到创伤,但民营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仍十分活跃,无论是上榜数量还是捐赠总量,民营企业都遥遥领先,这次芦山地震也不例外。

  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表示,这标志着中国公益领域的巨量捐赠时代正在来临,展现出中国企业家群体慈善意识的全面觉醒。

  王振耀认为,“一直以来,总认为慈善是政府工作的补充。其实,现在慈善正在支撑着社会的整个发展,已经开始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

  而有观点认为,一个真正负责任的企业不应停留在捐赠上,而需建立一个良好的体系去规划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利用好企业内部的有效资源,建立起突发事件的处置程序等。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