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扶贫贷款变形记:信用社与村镇官员串通骗贷

www.yingfu001.com 2011-07-27 08:29 法治周末我要评论

  国家扶贫贴息贷款在发放过程中却走了样。记者在国家级贫困县河南省嵩县部分村镇的采访中发现,不少贫困户被"改乡换镇",为的是能够获批扶贫贴息贷款。

  然而,这些贫困户并未因为有了扶贫贴息贷款,生活有所改观。大多数贫困户并没有拿到这笔钱,多数贷款直接由信用社发给了村里,进行相关项目建设

  金融机构向贫困户发放贷款,由政府财政拨款贴补部分利息,这一旨在帮助贫困户解决温饱、增加收入的国家惠农政策---扶贫贴息贷款,在国家级贫困县河南省嵩县的执行过程中,已经走形。

  记者在该县一些村庄采访发现,由于政府职能部门疏于监管,一些本不具备申领扶贫贴息贷款资格的人员与负责发放贷款的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恶意串通,假借贫困户的名义,骗取国家扶贫贴息贷款。

  走样的国家扶贫贴息贷款

  李二喜,黄庄乡黄庄村村民,他家是该村贫困户之一。

  7月21日,记者来到他的家。三间正房、两间下雨就漏的还是土墙的偏房、加上两个低矮的破棚子。

  已经五十多岁的李二喜说:"由于年纪大了,身体又有病,打工都没人要。"见他嘴上叼着一支旧烟袋锅子,记者掏出一根香烟给他,被他客气地谢绝了。"抽烟袋锅子习惯了,生活都成问题,没有钱买烟抽。"他说。随即,掏出一包纸包的碎烟叶给记者看,"别人家种的烟叶,我捡点儿抽就妥了。"

  李二喜告诉记者,他家有5口人,"老伴是个傻子,女儿十二岁,正在上小学。两个儿子都已经二十多岁了。老二有病,干活时间长点,胳膊、腿就动不了了。只有大儿子稍好点,在外打工勉强能顾上自己。"

  由于是山区,和其他村民一样,李二喜家的耕地不多,人均两三分。据李二喜说,前几年,由于县里、乡里号召种植烟叶,村干部强行把村民们的承包地收走统一交给种植大户种烟叶,他家也被收走了一亩多地,可至今也没有给他家一点补偿。

  李二喜的老伴享受低保,一个月有70元的低保费。李二喜说:"现在一家人基本上全靠这70元的低保和一年两季打得五六百斤粮食过活。要不是我年轻时能干,盖了这几间房子,现在连房子也盖不起。"

  一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木壳旧电视机、一台老式落地风扇和一台破旧的洗衣机,是李二喜家仍在使用的电器。

  "你看我家这个样子,信用社会给我放贷吗?"说起从乡信用社申请扶贫贴息贷款的事,李二喜十分生气。

  李二喜回忆,大概是5年前,村长和村书记找到他和宋军成、姬全娃等4人,跟他们商量,村里要盖烟叶炕,没有钱需要申请扶贫贷款,可扶贫款只贷给贫困户,让他们四家贫困户给村里出点力,帮忙办理扶贫贷款手续。

  于是,在乡信用社,他们4个人就签字按指印,办了相关贷款手续。

  "钱我们都没有见,是信用社直接给了村长和村书记。可现在信用社却找我们几个要钱,他们说贷款人是我们,肯定要找我们还钱。当时说好了的是帮村里忙,不让我们还的。"李二喜对记者说。

  记者拿到一份日期是2007年4月7日,有村书记席成吉和时任村委会主任吕三庆(李二喜称其村长)签名,并加盖了村委会公章的证明材料,上面显示:"宋军成在信用社立借据贷款13000元,此款用于村委会还账,到期由村委会负责偿还。"

  在黄庄乡党委张副书记的眼里,席成吉"工作任劳任怨"。他告诉记者,席成吉多年来一直是县里表彰的优秀党员,还是连续两届县人大代表。

  吕三庆去年已经病逝。席成吉向记者确认了借用李二喜等4人名义从乡信用社贷款的事。他告诉记者,村里用贷来的这4.9万元款盖了3个烟叶炕。

  "既然这笔钱是村里用了,为什么到现在村里还不还呢?"记者问席成吉。

  "村里没有钱。"席成吉解释说。

  记者在从嵩县扶贫办找到的2006年"扶贫小额信贷农户备选名册"上看到,编造李二喜家的项目是养50头猪,申请和审核的贷款数额是10000元;宋军成家是年产值8万元的鞭炮加工项目,申请和审核的贷款数额是13000元;姬全娃家是养羊50只,申请和审核的贷款数额是13000元;杨春发家是年产值8万元的鞭炮加工项目,申请和审核的贷款数额是13000元。

  据嵩县农村信用联社业务拓展部陈经理向记者介绍,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信用社在发放贷款之前需要对申请项目进行考察,在放贷后还需要进行多次检查,要对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解。

  既然这样,信用社是如何进行考察和检查的呢?为何还要对这些本不存在的项目办理贷款?

  在乡信用社,记者问柜台工作人员"建"(音)在不在,被答复他家里有人生病,请假好几天没来上班了。据李二喜讲,"建"是当时办理信贷手续的信贷员。

  记者电话联系乡信用社负责人杨武晓(音)。杨武晓电话中解释,要接受采访需要县信用联社领导同意才行,他请示一下再通知记者。可时间过了一个多小时,记者也没有等到他的电话。此后,记者多次拨打他的手机,却没人接听。

  在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对此事的采访中,一乡信用社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刚才问了信贷员,他说这些钱确实没有给这些贷款户,是他们村里的书记和村长取走了。"

  画面中,村书记席成吉说:"这都是我们商量好的,现在这些事不都是这样吗?你想,要是不打好招呼,这钱会让领走吗?"

  席成吉还说:"这样做的不光是我们这一个村,附近好几个村都是这样做的,后来信用社的人也想把这笔贷款转到我的名下,我有家产还有企业,一转到我名下他们不就好要了吗?在他们名下,能拖多久是多久,到最后他们就不要了。"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