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旧涨价因素交替 通胀难言缓解

  昨日,证券时报记者对北京部分大型批发市场进行走访时发现,对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影响较大的食品类价格涨幅开始趋缓,但淡水鱼等前期涨幅较大的食品价格仍未止涨。与此同时,鸡蛋、米面油的价格又开始出现上涨,奶粉、运动服等消费品的价格也开始上涨。在新因素酝酿的同时,旧因素上涨的压力也并未彻底缓解,下半年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证券时报记者在大洋路农贸批发市场了解到,进入7月以后,大量蔬菜集中上市,蔬菜价格因此出现回落。受国家平抑肉价措施的影响,猪肉价格涨幅趋缓,不过鸡蛋的价格却持续小幅度上涨。

  记者走访时获悉,多数农贸市场的猪肉价格已逐渐趋稳,目前大洋路批发市场白条猪拿货价为13.2元一市斤,新发地批发市场白条猪拿货价13.1元一市斤,比两周前仅上涨了0.1元/市斤左右。

  虽然猪肉价格涨幅趋缓,但仍处于历史高位,猪肉的替代品便有了更大的市场。记者了解到,进入7月份,鸡蛋价格持续上涨,并于7月18日涨至每市斤5元以上,7月24日达到每市斤5.10元,同比上涨23.2%。

  记者还发现,虽然几家大型企业均表示目前没有提价计划,但终端市场上的部分产品价格已开始上涨。根据商务部的监测数据,自7月1日以来,全国豆油和花生油零售价格连续两周的涨幅明显扩大。

  除食品类价格上涨比较明显外,服装及日用品价格也在上涨。近期,奶粉、运动服等一些消费品的价格也开始上涨,在新涨价因素酝酿的同时,旧因素上涨的压力也并未彻底缓解,下半年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阎伟认为,到目前为止,今年的高物价是在菜价涨幅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取得的,而这一状况在三季度很可能会出现转变。从历史数据看,通常三季度环比和同比价格都比二季度有所上升,就目前的走势看,粮价、肉价等食品价格在三季度将继续上涨。

  在新旧涨价因素交织的压力下,此前多方预计将见顶回落的通胀形势短期恐难言缓解。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下半年通胀整体可控,但不是大幅下降,今年CPI会是5%左右的水平。三季度还是在6%左右的高位徘徊,如遇到一些突发因素,全年还是有可能突破5%。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也认为,综合考虑货币的滞后影响、资源价格改革、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提升、总需求的变化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输入等因素,三季度通胀压力依然很大,CPI回落空间相当有限,基本与二季度持平。

  阎伟则认为,成本推动是物价创三年内新高的主因,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向CPI的传导压力在持续,而新涨价因素的走高将使得三季度的平均物价水平不低于二季度。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