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盘面分析 > 正文

股指回落空间有限 两大异象暗示A股反弹在即

www.yingfu001.com 2011-07-27 08:01 赢富财经网我要评论

  股指回落空间有限

  受温州动车追尾事件影响,A 股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对此,宏源证券发布策略报告指出,市场有点过度反应,估值修复并未完结,消费配置价值凸显。

  报告指出,温州动车追尾事件拖累市场情绪是市场暴跌的催化剂,但根本原因仍是调控放松预期落空,对国内基建投资“大跃进”将被终结的担忧,以及海外市场围绕主权债务问题关注度持续升温。

  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稳定物价决心,被市场解读为调控政策放松预期落空,而周末温州动车追尾事件又使得投资者对基建投资成效产生一定疑问,由此引发对未来是否能持续大规模基建投资的担忧加剧,因此,投资相关板块跌幅居前。

  宏源证券认为市场有点过度反应,因为7月份以来如期加息、房地产调控政策加码等事件已经昭示调控未放松,市场已有显著预期。正如宏源证券在下半年策略报告中所言,“投资者对国内宏观经济的预期正趋于一致,宏观经济出现硬着陆风险较小;调控效果渐现,经济增速将缓慢回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和保障房建设形成缓冲,使得投资增速不会出现快速回落;通胀压力犹存,6月见顶之后,下半年回落速度会非常缓慢;如果没有超预期因素,调控政策年底前明显由紧转松的可能性不大。”中长期投资规划亦不可能“因噎废食”。

  宏源证券对股市的判断并不悲观,反而持更积极乐观的态度。2600点对应隐含企业今年盈利增速放缓至10‐15%,经济软着陆情景下今年企业盈利增速将稳健回落,因此股指进一步回落空间有限。“市场利率已经见顶,流动性下半年将呈现环比改善。海外欧债危机缓解及美国经济复苏延续将进一步使得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估值修复推升股市见底反弹。”推动三季度预期与估值修复行情的基本条件依然成立,维持三季度策略观点不变。国内经济“软着陆”预期渐次清晰。基于上述分析,宏观证券认为,投资策略上建议逐步增加仓位,行业配置从预期回落的周期股转向成长更为稳健的消费股,适当增配高端消费品、医药、商贸零售、旅游餐饮酒店、部分电子元器件(主要是连接器、LED、触摸屏、高端消费电子制造)等板块。下半年特别提示高端奢侈品消费的相关投资机会。例如名表、化妆品、珠宝、游艇、私人飞机等。个股选择上渠道优势重于纯制造优势。高端消费具有需求持续强劲、增长确定性高、抗周期等特征,下半年有政策催化剂。另外,医药、商贸零售、旅游餐饮酒店、部分电子元器件龙头等稳定增长的消费板块随着下半年业绩兑现,预期估值水平将进一步回落,配置价值凸显。

  两大异象暗示A股反弹在即

  昨日,在经历了“黑色星期一”的大跌之后,沪深股指均有所反弹。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于2703.03点,小涨0.53%;深证成指报于12008.53点,微涨0.35%。但成交量方面,两市较上一交易日均出现明显萎缩,其中沪市成交仅794.8亿元,清淡的盘面成交显示多空双方在经过昨日的做空动能集中释放后,明显都趋向谨慎。

  从盘面上看,尽管航空板块于高铁股“虚脱”之际趁机发力而颇受市场关注,但权重股中石油尾盘强势拉升,才是推动股指时隔一日重返2700点的最大动力。昨日下午两点半左右,突然有神秘资金接连出击超级大蓝筹中国石油。中石油被千手级大单持续买入,股价急速拉升,收盘前半小时成交金额高达1.5亿元之多。而中石油最终收涨2.32%。在前一个交易日,中石油还刚刚大跌 2.08%,并创下10.30元的年内低价,因此中石油的日K线图上形成了“阳包阴”的强势形态。中石化的走势与中石油类似,只是涨幅较小,收盘上涨 0.65%。不过,中石油H股反跌0.35%,收报11.3港元。按照1港元兑0.8266元人民币的最新汇率计算,中国石油的H股比A股折价11.881%。

  实际上,中石油大跌后又被迅速拉升的例子并不鲜见。5月23、24日,中石油接连下跌1.93%、1.97%,但随后的25日,该股便强势上涨 1.72%。事后公告显示,中石油出现快速反弹系控股股东中国石油集团5月25日通过上交所系统增持所致。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中石油在本周一创下新低,有可能是大股东逢低增持。不过这个看法目前还没有得到验证。同时,该人士表示,不论大量买单的来源是什么,其目的应该还是为了护盘。此外,广州万隆则认为,由于前日中石油下跌2.08%,跌破了之前两个多月的整理平台,因此在技术上有反抽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昨日中石油表现出众,但同为权重的银行股依然无精打采。银行股自本轮上涨以来一直拖累上证指数的表现,近几日继续寻底,招商、浦发、华夏、民生等连收阴线,光大更是创出上市以来的最低价。后市银行股能否从阴影中走出也成为了左右市场的最大因素。大摩投资认为,中石油收出底部阴阳反转的K线组合,同时期指尾盘出现快速拉升,这一切似乎都暗示着短线形势又峰回路转。不过重拾做多信心仍需要银行等权重的集体发力,因此近期权重股值得投资者保持关注。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