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冷清的大宗交易市场近期出现明显的回暖迹象,并且呈现溢价现象增多、机构抢筹绩优股等特点。
昨日,两市共发生40笔大宗交易,累计成交金额达10.51亿元,两项指标双双创下自3月中旬以来新高。进一步统计发现,本周以来大宗交易市场呈逐渐升温态势。本周一,两市只发生11笔大宗交易,涉及10只股票,涉及金额3.56亿元;到了周二,发生34笔大宗交易,涉及14只个股,涉及金额则飙升至9.38亿元。而4月至今的日均水平只有6.21亿元。
在大宗交易市场整体回暖的同时,溢价现象也在逐渐增多。222笔交易中,共有16笔溢价交易,主要分布于建材、证券、医药、电子、房地产等行业,其中在4月10日以后的就多达12笔。本周二,兴业证券、胜利精密、苏交科三家公司共发生4笔溢价交易,且溢价率较高,兴业证券6.11%的溢价率以及胜利精密4.16%的溢价率分别位于本月前两位。
值得注意的是,机构买入现象也在增多。本周二海康威视共发生13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1000万股,成交价格均为35元/股,较当天36.72元/股的收盘价,仅折价4.68%。接盘方则由机构专用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两个席位包揽,后者系知名的QFII大本营,其背后系机构出资接盘的可能性颇高。
此外,结合折价率、交易金额等指标来看,绩优股受追捧力度较大。本周一,金地集团发生两笔大宗交易,其溢价率分别为1.94%和1.35%,涉及金额超过3亿元。据公司公告,一季度拿地超200万平米,已完成全年一半的拿地计划;累计签约金额86.4亿元。有券商预测其全年收入增长可达23%。兴业证券自4月8日以来,相继发生7笔大宗交易,共涉资3.7亿元。其中不仅有两笔溢价交易,单笔金额最大的一次(1.36亿元),其折价率也仅有1.36%。而公司一季报预告显示,净利润同比预增30%-40%。除此以外,延华智能、海康威视、国电南瑞等绩优股也均在大宗市场受到程度不一的追捧,而其一季度业绩增幅均在20%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在大宗交易平台上获得机构投资者买入或以平价、溢价形式完成交易的个股,有望在震荡的市场中迎来较好的表现。而近期的市场表现也体现了这一点。比如本周二,金地集团和兴业证券双双大涨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