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太阳:合并后打造吡啶生产王国,净利润大幅增长
全年并表,产品结构调整,净利润大幅增长公司合并子公司南京生化、安徽国星和红太阳国际贸易12年全年并表致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达322.63%。收入增长不如净利润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收入占比较大的化肥贸易业务下降明显,化肥贸易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由77%下降到59.59%,而农药产品收入大幅增加,同比增长112.63%,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也由11年的22.13%增至37.98%。我们认为,公司产品的结构调整有利于整体盈利能力的增强,一直以来化肥贸易占收入比重大,毛利率低(3~4%),而农药产品收入占比小,毛利率高(20%左右),随着农药占收入比重的提升,特别是未来农药产能的进一步释放,盈利能力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合并元年费用计提较大,反倾销利好来弥补
12年是公司全年并表的第一年,管理和财务费用率均有所增加,特别是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06.78万元,同比上升2961.42%.。大额的计提导致四季度净利润出现环比略减。但实际上,反倾销的利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计提的损失。商务部自2012年9月21日起对原产于日本和印度的进口吡啶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此举带来国内吡啶价格的上扬,吡啶价格从27700元/吨上涨到年末的30000元/吨,近期进口价格甚至达到36000元/吨。我们认为,四季度受计提费用增加的影响,反倾销带来的利好并没有明显显现。目前,合并公司的坏账损失已经计提,未来随着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公司的盈利优势将会进一步凸显。我们之前报告中也测算过,按纯吡啶价格每上涨1000元来计算EPS弹性:纯吡啶价格每上涨1000元,EPS增厚0.07元。
产能优势 产业链优势,紧握市场话语权
通过整体上市,整合南一农集团和红太阳股份的品牌、技术、渠道和人才资源,红太阳股份拥有的拟除虫菊酯产业链、吡啶碱产业链和氢氰酸产业链三条产业链更加完整、配套,形成了“中间体-原药-制剂-销售渠道”的全产业链优势。其中,公司共三套吡啶碱生产线,总产能达6.2万吨/年。作为国内吡啶生产企业的先行者,公司具有完整的吡啶产业链,包括2/3的纯吡啶,1/3的3-甲基吡啶,其中纯吡啶主要用于生产百草枯、敌草快等下游产品,3-甲基吡啶主要是对外销售。
目前公司产能并未打满,还有2.5万吨的产能释放空间。产能释放一方面可以填补国内进口吡啶的缺口,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展自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话语权,因此我们认为公司很可能会在今年释放这部分产能,届时,产能的释放将会带来业绩的进一步增长。
预计2013EPS0.80元,增持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未来的看点还在于反倾销带来的吡啶产品价格的上涨和吡啶产能的释放以及百草枯价格的上涨,另外国家对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将加快农药行业整合的速度,对公司这样的环保生产型企业也将是利好。长期看好公司完整吡啶产业链的优势及其向下游拓展的空间,预计2013-15年EPS0.80、0.96、1.07元,增持评级。(中信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