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的环境也叫“冷藏”?
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不是引起了宜家方面的关注了呢?扬子晚报记者对宜家南京卖场进行了暗访,发现结果却并不乐观。
冷藏区的温度竟超20℃
周日的宜家南京卖场内人潮涌动,虽然时值下午3点,但食客络绎不绝。根据餐厅悬挂的温度计显示,这时候的室内温度是25摄氏度。
扬子晚报记者进入了餐厅的冷藏产品选购区,在这个区域主要销售的是盒装的小蔬菜色拉和水果,根据这两个品种所标注的生产储存条件要求,其所需要的储存温度应该是:2—6摄氏度,保质期为3天。
记者注意到,由于宜家的餐饮品基本都属于自助的方式,因此摆在这儿的盒装小蔬菜色拉和水果并非是全封闭式的储存环境,记者先用手感觉了一下,厢式的储存空间内居然感觉不到什么冷气。那么这里的温度究竟是多少呢?扬子晚报记者拿出了随身携带的温度计,放入摆放这两种商品的“冷藏箱”内,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令人吃惊,这里的温度竟然超过了20摄氏度。明明需要冷藏的食品,却被置放于20摄氏度的环境下,其品质保存的现状令人担忧。
自助餐盘上残留异物
宜家餐厅实行的是“自助”,从点餐到清理餐盘都得自个儿解决,实事求是地说,培养食客自己动手的习惯出发点不错,但细节不能放松。
在自助餐盘的发放区域,扬子晚报记者就看到了残留“异物”的餐盘。
同样,在发放筷子和勺子的地方,所有的筷子和勺子都几乎敞开在器皿内,有的食客一拿拿出一把,然后再挑选后放回去,让人感到很不卫生——在这个区域,也很难看到宜家餐厅服务员的身影。
第一次从马鞍山来宜家南京卖场的徐先生谈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宜家应该从前期屡屡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中有所警醒,而不能因为自己的“大牌”,而忽视对国内消费者的尊重。
正在取筷子和勺子的徐先生说,现在连一些小食品店都能提供封闭消毒筷,难道著名的宜家还做不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