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将新型城镇化明确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动力”。被视为“经济风向标”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在释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既能刺激消费需求,又能带动投资成长,因此也被各界视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地方两会结束后,各地相继公布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全国31省区市公布的经济增长目标显示,有24个省区市将GDP增长目标定在10%以上。其中,增速定在12%以上的省区市达11个,远高于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7%的年均增速目标,可见地方政府追求GDP的冲动依然存在。
投资作为刺激增长的手段最易见效。今年适逢地方政府换届,有专家担心高增长目标会引发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数据显示,山西、辽宁、河南、陕西等19个省区市将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设定在20%及以上,贵州、黑龙江等省更将此目标设定在30%。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结构失衡问题,若继续加大投资,将使原本就阻力重重的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举措落实起来“难上加难”。
从二级市场方面看,大盘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反弹主线始终是围绕城镇化,地产、水泥等都是主要受益板块,虽然近期受“新国五条”的打压,持续走弱,其中周一地产和水泥板块多只个股跌停。而笔者认为,短期的宏观数据如PMI的回落和地产调控措施的出台只是表面的促发因素,内在的因素可能是市场担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如果经济结构转型再度拖延,将对我国长期经济造成极不利的影响。
从周二的盘面看,周二两市A股早盘稍作蓄势,便开始震荡上行,午后两点左右开始加速上扬,最终上证综指收报2326.31点,涨幅为2.33%,深证成指收报9341.35点,涨幅为2.21%,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分别涨2.87%和2.85%。当天两市无一板块下跌,而证券、银行和矿物制品板块涨幅居前,涨幅均超过4%,而医疗保健、互联网、元器件和电器仪表等8个板块涨幅也超过3%。
从市场成交量看,沪深两市当天的成交量较周一有明显萎缩。沪市全日成交1167亿元,深市则成交了1066亿元。另外,从资金流向上来看,数据显示,周二两市流入性成交560.25亿元,流出性成交499.19亿元,资金净流入61.06亿元,占总成交按比例的5.61%。
从行业资金流方面看,周二录得资金净流入最多的行业是银行业,净流入达20.2亿元,其次是证券、期货业,净流入16.7亿元;另外,录得资金净流出最多的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净流出达1.6亿元,而煤炭采选业也以净流出1.3亿元居流出榜次席。
操作策略方面,建议持有低估值绩优品种的投资者可继续持股,不建议对题材股进行过多操作,谨慎为宜。